弹罢瑶筝歇雁行,月移花影上回廊
出处:《古断肠曲三十首 其二十九》
宋 · 周端臣
弹罢瑶筝歇雁行,月移花影上回廊。
离情不奈秋萧索,更著寒螀管夜长。
离情不奈秋萧索,更著寒螀管夜长。
注释
瑶筝:古代的一种弦乐器,形似筝,音色清脆悦耳。雁行:大雁排列成行,这里比喻乐曲的旋律或队伍。
月移花影:月光下花影婆娑,形容夜晚静谧的景色。
回廊:庭院中曲折的走廊,常用于诗词中的园林景象。
秋萧索:秋天的凄凉、冷落。
寒螀:秋天的蝉,因其鸣声凄凉,又称‘秋蝉’。
管夜长:形容夜晚因寒蝉鸣叫而显得漫长。
翻译
弹奏完瑶琴后,连同雁阵也安静下来,月光移动,花影在回廊上摇曳。离别的愁绪无法抵挡秋天的寂寥,再加上夜晚寒蝉的鸣叫,显得更加漫长。
鉴赏
这首宋词描绘了一幅静谧而略带凄清的画面。"弹罢瑶筝歇雁行",以筝声的停止和雁阵的暂停,暗示了夜晚的寂静,也暗含了演奏者内心的孤寂。"月移花影上回廊",通过月光移动和花影在回廊上的摇曳,展现出时光流转,更增添了环境的幽深和诗人的情绪波动。
"离情不奈秋萧索"直接表达了主人公的离别之情,秋天的萧瑟与寂寥仿佛加重了心中的愁绪。"更著寒螀管夜长",寒蝉的鸣叫在深夜里显得尤为凄凉,进一步渲染了长夜难眠的孤独和思念。整首词以景寓情,将离别之苦和秋夜之寂巧妙地融合在一起,展现了词人细腻的情感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