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独二疏为可慕,他时当有景孙楼
宋 · 苏轼
高才晚岁终难进,勇退当年正急流。
不独二疏为可慕,他时当有景孙楼。
不独二疏为可慕,他时当有景孙楼。
注释
高才:出众的才华。晚岁:晚年。
终难进:难以再进一步。
勇退:主动退隐。
当年:壮年时期。
正急流:最激烈的时刻。
不独:不仅仅。
二疏:指汉代的疏广和疏受两兄弟,他们以退隐而闻名。
为可慕:值得羡慕。
他时:将来。
景孙楼:借指退休后的生活或理想中的住所,寓意美好的归隐生活。
翻译
才华出众的人到了晚年却难以晋升在壮年时期选择退隐正是最激流的时刻
鉴赏
此诗为苏轼在宋朝所作,鉴赏如下:
首句“高才晚岁终难进”,表达了对人才成长过程中遇到困境的感慨。"高才"指具有高超才能的人,而他们到了晚年依然未能如愿以偿,这种“终难进”的状态,反映出作者对于人才成就的深切同情。
次句“勇退当年正急流”,则描绘了一种壮丽的情景。“勇退”意味着在最激烈、最紧张的时刻选择了退出,这是一种超然物外的态度。"当年"指的是过去,"正急流"形容事业或时局正如奔腾不息的江水,给人以强烈的动感和时代感。
第三句“不独二疏为可慕”,这里的“二疏”可能是指孙巨源与李、盛二位诗人的作品。"不独"表明作者对这些文字的珍视,并非仅限于这两位之作。“他时当有景孙楼”则预示着未来会有类似景象出现的“景孙楼”,这里可能指的是某种文化遗产或精神殿堂的存在,暗示了诗人对于文学传统的尊崇和对未来的美好期待。
整首诗表现出苏轼对人才成就与时代变迁的深刻感悟,以及他对文人的作品持有敬仰之情,并寄希望于未来文化的繁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