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诗词大全>诗句大全>侧径既窈窕,环洲亦玲珑全文

侧径既窈窕,环洲亦玲珑

南北朝 · 谢灵运
朝旦发阳崖,景落憩阴峰。
舍舟眺迥渚,停策倚茂松。
侧径既窈窕,环洲亦玲珑
俯视乔木杪,仰聆大壑灇。
石横水分流,林密蹊绝踪。
解作竟何感,升长皆丰容。
初篁苞绿箨,新蒲含紫茸。
海鸥戏春岸,天鸡弄和风。
抚化心无厌,览物眷弥重。
不惜去人远,但恨莫与同。
孤游非情叹,赏废理谁通。

注释

南山:指今浙江省嵊州市西北的突山、石门山一带。
北山:相对南山而言,指今浙江省上虞市南的东山一带。
瞻(zhān):往前或往上看。
阳崖:指南山。
古时以山南为阳,山北为阴,所以称南山为阳崖。
景:日光,这里指太阳。
憩:休息。
阴峰:北山。
眺:远望。
迥:远。
渚:水中的小块陆地,也称洲。
停策:止步的意思。
策,手杖。
窈窕:细长曲折的样子。
玲珑:澄明闪光的样子,形容小洲在天光水色辉映中的状态。
杪:树梢。
淙:流水声。
蹊:小路。
解作:雷雨大作。
丰容:草木茂盛的样子。
篁:竹子。
苞:包裹。
箨:竹笋一层层的外皮。
新蒲:新生的蒲草。
蒲,即菖蒲,生于水边,有香气,根可入药。
紫茸:初生的蒲叶呈紫色,所以称紫茸。
茸,初生的草。
海鸥:一名江鸥,水鸟名,随潮水上下翻飞。
天鸡:鸟名,丹鸡。
抚化:把自己的思想感情渗透到自然万物之中,并与之融为一体;万物有盛衰荣枯的变化,自己也就随之而产生喜怒哀乐。
心无厌:面对美好的自然万物,总是看不够。
厌,满足。
览物:观赏景物。
眷:留恋。
弥:更。
去人:隐逸之人。
赏废:赏心之事废止,也就是说,再也不能与好友欢会言笑了。

翻译

清晨出发于南山岩崖,傍晚歇息在北山顶峰。
离船眺望远处的沙洲,拄杖倚靠丰茂的青松。
盘山的小径蜿蜒幽深,圆圆的小洲晶莹空明。
俯视可见高树的梢头,举首聆听深谷的水声。
巨石横谷使涧水分流,密林遮断路径的去向。
春雨普降催万物萌动,草木滋长正葱葱茏茏。
初生的丛竹包裹绿皮,新绿的蒲草紫花待放。
海鸥嬉戏于春日水岸,天鸡弃羽于和煦暖风。
与万物同化心无厌倦,观照物象而悄然移情。
不惜古人隐逸去久远,只恨今人情志不与同。
独游违我真情而慨叹,赏乐废止玄理谁能通。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旅人在自然风光中的游历情景。诗的开篇“朝旦发阳崖,景落憩阴峰”即设定了一个清晨从阳坡出发,至午后来到阴山之下的场景,通过对比日照和山影,营造了一种时间流转与空间迁移的意境。

“舍舟眺迥渚,停策倚茂松”中的“舍舟”意味着旅人放下了船只,开始了陆地之行,而“眺迥渚”则描绘了一种遥望远方的举动,“停策倚茂松”则表明在茂密的松林间暂时休憩。

接下来,“侧径既窈窕,环洲亦玲珑”描述了道路的曲折与岛屿的美丽,这些形容词不仅描绘了自然景观,也增添了一种幽深和细致的艺术感受。

“俯视乔木杪,仰聆大壑灇”中的“俯视”和“仰聆”表现了旅人对周遭环境的仔细观察,从低头看地面上的乔木到抬头听天空中水流的声音,这种动作描写增强了诗歌的生动性。

紧接着,“石横水分流,林密蹊绝踪”中的“石横”和“林密”进一步渲染了山水之间错综复杂的关系,而“蹊绝踪”则暗示了一种深入自然之中、难以寻迹的探险体验。

诗的后半段,“解作竟何感,升长皆丰容。初篁苞绿箨,新蒲含紫茸”中的“解作”表达了对周遭景物的感受和内心的沉淀,而“升长”则描绘了一种生命力的勃发。

接下来的“海鸥戏春岸,天鸡弄和风”描写了海鸟在春日岸边嬉戏,以及天空中的鸡形云朵随风舞动,这些生灵的活泼表现出一种自然界的和谐与生机。

最后,“抚化心无厌,览物眷弥重。不惜去人远,但恨莫与同。孤游非情叹,赏废理谁通”表达了诗人对大自然美景的不尽之感,以及面对这些美好而不能与他人共同享受时的遗憾和无奈。

整首诗通过对山川湖泊等自然景物的细腻描绘,展现了一种深厚的情感体验,同时也反映了诗人内心世界的丰富与独特。

诗句欣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