馀閒校笔阵,刻烛龙蛇埽
宋 · 范成大
甲光射曾云,雨脚不敢到。
西山明古雪,秋日一竿照。
先偏井络密,后拒参旗掉。
分弓滴博平,鸣剑伊吾小。
君看天山箭,狐兔何足了。
开边吾岂敢,自治有馀巧。
归来翠帷卷,聊共黄花笑。
虽无落帽风,亦复接䍦倒。
馀閒校笔阵,刻烛龙蛇埽。
毛锥乃更勇,我亦鼓旗噪。
西山明古雪,秋日一竿照。
先偏井络密,后拒参旗掉。
分弓滴博平,鸣剑伊吾小。
君看天山箭,狐兔何足了。
开边吾岂敢,自治有馀巧。
归来翠帷卷,聊共黄花笑。
虽无落帽风,亦复接䍦倒。
馀閒校笔阵,刻烛龙蛇埽。
毛锥乃更勇,我亦鼓旗噪。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范成大的作品,描绘了秋天雨后的景象以及观菊宴饮的场景。首句“甲光射曾云,雨脚不敢到”展现了边塞军营的威严,即使雨势再大,也被甲胄之光所震慑。接着,“西山明古雪,秋日一竿照”描绘了西山积雪在秋阳下显得格外明亮,为画面增添了静谧而壮丽的色彩。
诗人通过“先偏井络密,后拒参旗掉”描述了菊花的繁茂和姿态各异,井络密集,参旗摇曳,富有动态感。接下来,他以“分弓滴博平,鸣剑伊吾小”比喻饮酒的豪情,仿佛在战场上射箭一般,气氛热烈。
“天山箭”暗指边疆的战斗,诗人表示对边防的关注,但强调自己并非好战,而是为了国家安宁。“归来翠帷卷,聊共黄花笑”则表达了与僚属共赏菊花的闲适与欢乐,与前文的战争氛围形成对比。
尾联“虽无落帽风,亦复接䍦倒”借用典故,表达饮酒尽兴,即使没有像东晋孟嘉那样的风雅之事,也足以尽欢。最后,诗人以“余閒校笔阵,刻烛龙蛇埽”表达在闲暇之余,仍能挥毫泼墨,书法技艺高超,结尾处的“毛锥乃更勇,我亦鼓旗噪”则再次渲染出豪放的饮酒气氛,整首诗充满了浓厚的生活气息和诗人的情感寄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