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交谅不爽,万里日亲炙
出处:《居杭旬月迟王员外不克先赴闽州》
明 · 郑善夫
昔我违京师,秋月始生魄。
今我离越鄙,冻雪迷广莫。
良晤无久期,达节守驹隙。
与子同?波,复作中路拆。
上天黑猿啸,下水白蜃斥。
如何临岁晚,乃尔事行役。
寒日下荒芜,云林正萧槭。
樯乌旦暮转,遂有川涂隔。
悠悠泬寥天,切切风雨夕。
神交谅不爽,万里日亲炙。
今我离越鄙,冻雪迷广莫。
良晤无久期,达节守驹隙。
与子同?波,复作中路拆。
上天黑猿啸,下水白蜃斥。
如何临岁晚,乃尔事行役。
寒日下荒芜,云林正萧槭。
樯乌旦暮转,遂有川涂隔。
悠悠泬寥天,切切风雨夕。
神交谅不爽,万里日亲炙。
鉴赏
这首诗是明代诗人郑善夫所作的《居杭旬月迟王员外不克先赴闽州》。诗中描绘了诗人离开京城后,时间的流逝和空间的距离带来的孤独感与对友人的思念之情。
首句“昔我违京师,秋月始生魄。”描述了诗人离开京城时的情景,秋月初生,象征着新的开始,也暗示着离别的哀愁。接下来的“今我离越鄙,冻雪迷广莫。”则将时间推进到现在的离别,用“冻雪”和“广莫”(辽阔的北方)来渲染离别的寒冷与辽远。
“良晤无久期,达节守驹隙。”表达了相聚时光的短暂,以及对时间流逝的感慨。“与子同?波,复作中路拆。”则是对与友人分别的不舍,用“中路拆”形象地描绘了分别的场景。
“上天黑猿啸,下水白蜃斥。”通过自然景象的描写,营造出一种凄凉的氛围,猿猴的哀鸣和蜃气的出现,都增添了诗中的哀愁情绪。“如何临岁晚,乃尔事行役。”表达了在年末时节,还要奔波劳碌的无奈与感慨。
“寒日下荒芜,云林正萧槭。”进一步描绘了环境的荒凉与冷清,寒日、荒芜、萧瑟的树林,都体现了诗人内心的孤独与忧郁。“樯乌旦暮转,遂有川涂隔。”用船只航行的形象,比喻了人与人之间的距离与阻隔。
最后,“悠悠泬寥天,切切风雨夕。”表达了诗人对广阔天空的无限遐想,以及对风雨之夜的深切感受。“神交谅不爽,万里日亲炙。”则是对友情的坚定信念,即使相隔万里,心灵的交流也能如同近在咫尺。
整首诗情感深沉,语言凝练,通过对时间和空间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对离别、孤独和友情的深刻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