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才久屈君无限,所惜斯民受赐偏
出处:《送王太祝知伊阙》
宋 · 司马光
百里驩迎新令贤,儒经吏术尽家传。
天开岭阜竦双阙,地杂桑麻隘一川。
锦雉驯飞春陌上,雪凫高去夕岚边。
长才久屈君无限,所惜斯民受赐偏。
天开岭阜竦双阙,地杂桑麻隘一川。
锦雉驯飞春陌上,雪凫高去夕岚边。
长才久屈君无限,所惜斯民受赐偏。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官员王太祝离别时的情景,通过对自然风光的描写和对官员才能的赞颂,表达了送别之情以及对百姓福祉的关切。诗人司马光以其深厚的儒家文化底蕴和精湛的吏治技艺,将个人情感与社会责任融为一体。
首句“百里驩迎新令贤,儒经吏术尽家传”表明王太祝是一位德才兼备、学有所成之人,其家族以儒家经典和官职技艺世代相传。第二句“天开岭阜竦双阙,地杂桑麻隘一川”则描绘了自然景观,通过对山川的形容,隐喻出王太祝所到之处如同开辟新天地,充满希望。
第三句“锦雉驯飞春陌上,雪凫高去夕岚边”以生动的画面展现了季节更替和景色变幻,锦雉(彩色的鸟)在春日的道路上自由飞翔,而雪凫(白鹅)则在傍晚时分飞向远方山岭。这两种鸟的形象可能象征着王太祝的离去,也反映出诗人对其友人的思念之情。
最后两句“长才久屈君无限,所惜斯民受赐偏”表达了诗人对于王太祝才能的赞赏和不舍,他担心百姓将会因失去一位贤能的官员而受到不公平的待遇。这也体现出诗人对社会正义和人民福祉的深切关怀。
总体来说,这首诗通过优美的景物描写与情感表达,展现了诗人送别之情和对友人才能的敬佩,同时也流露出对民众命运的忧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