丈人于我为诸父,抱瓮相将入杳冥
出处:《奉和澹翁六叔父开春病起之作》
明末清初 · 屈大均
边屋云山尽玉屏,人间何处有沙亭。
禾皆两熟香粳白,榕是千年细叶青。
先祖旧栽长命树,曾孙频见老人星。
丈人于我为诸父,抱瓮相将入杳冥。
禾皆两熟香粳白,榕是千年细叶青。
先祖旧栽长命树,曾孙频见老人星。
丈人于我为诸父,抱瓮相将入杳冥。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宁静祥和的乡村春日图景,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自然与人文的和谐共存。首句“边屋云山尽玉屏”,以“玉屏”比喻远处连绵的云山,形象地描绘了山色之美,仿佛一幅精致的画卷。接着,“人间何处有沙亭”一句,将视线从远处拉回人间,引出对田园风光的向往。
“禾皆两熟香粳白,榕是千年细叶青”两句,通过对比手法,赞美了农田的丰收景象与榕树的古老生命力。香粳白代表稻谷的成熟与丰收,而千年榕树的细叶则象征着时间的积淀与生命的延续。这两句不仅描绘了自然景观,也蕴含了对农业文明的赞美。
“先祖旧栽长命树,曾孙频见老人星”则转向对家族历史的回顾,表达了对祖先智慧与生命力的敬仰,以及对子孙后代传承的期待。长命树与老人星的意象,寓意着家族的繁盛与长寿。
最后,“丈人于我为诸父,抱瓮相将入杳冥”一句,以“丈人”指称长辈,表达了对长辈的尊敬与跟随,同时也暗示了人生的归宿与追求的深远。整首诗在赞美自然与人文的同时,也流露出对生命意义的深思。
综上所述,这首诗通过丰富的意象与情感表达,展现了作者对自然美景的热爱、对家族传统的尊重以及对人生哲理的思考,是一首富有意境与深度的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