便拟提壶花下醉,却愁羞杀背阴枝
元 · 安熙
生红和露滴胭脂,又到芳春寂寞时。
便拟提壶花下醉,却愁羞杀背阴枝。
便拟提壶花下醉,却愁羞杀背阴枝。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杏花在春日里绽放的情景,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欣赏与感慨。首句“生红和露滴胭脂”以生动的比喻,将初绽的杏花比作沾染了露水的胭脂,形象地展现了花朵的娇艳与生机。接着,“又到芳春寂寞时”一句,既点明了季节,也流露出一种淡淡的哀愁,似乎在感叹春天虽美,但转瞬即逝,不免有些寂寞。
“便拟提壶花下醉”表达了诗人想要借酒浇愁,沉浸于花海中的愿望,希望在花香与美酒的陪伴下,暂时忘却世间的烦恼。然而,“却愁羞杀背阴枝”则揭示了诗人的另一层心思——担心自己的行为会令那些背阴生长的花朵感到羞愧,这种细腻的情感流露,体现了诗人对自然界的尊重与关爱。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的欣赏与思考,同时也蕴含着对生命短暂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哲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