岂料才如此,空嗟命不长
出处:《万宣教挽诗》
宋 · 王炎
家有青箱学,文名早擅场。
诸公争汲引,万里可腾骧。
岂料才如此,空嗟命不长。
云山埋玉树,松柏倍凄凉。
诸公争汲引,万里可腾骧。
岂料才如此,空嗟命不长。
云山埋玉树,松柏倍凄凉。
拼音版原文
注释
家:家庭。青箱:藏书箱,比喻学问渊博。
学:学问。
文名:文学名声。
擅场:在某领域有名气。
诸公:各位官员。
汲引:提拔,引荐。
万里:极言路途遥远。
腾骧:飞跃,形容才能出众。
岂料:谁料,未曾想到。
才如此:才华如此出众。
空嗟:徒然叹息。
命不长:寿命不长。
云山:高山峻岭,象征埋没。
埋玉树:比喻才华被埋没。
松柏:常用来象征坚贞和哀悼。
倍凄凉:更加凄凉。
翻译
家中有个藏书箱,学问早就闻名乡场。众多官员争相提拔,才华横溢能远扬。
谁曾想才华出众,却叹命运太短促。
英华如玉树被埋没,松柏更显凄凉景象。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文学家王炎的挽诗,用于悼念逝去的亲友。诗中的“青箱学”指的是书籍或知识,是古人收藏书籍的木制箱子,“文名早擅场”表明了诗人从小就在文学上颇有成就,受到了世人的认可和赞誉。
“诸公争汲引,万里可腾骧”则形象地描述了诗人在文学上的才华横溢,受到同行们的推崇,连绵不断,如同能飞跃万里的良马一样。然而,“岂料才如此,空嗟命不长”表达了一种哀伤之情,对于诗人的英年早逝感到无比惋惜。
最后,“云山埋玉树,松柏倍凄凉”则是用自然景象来抒发对逝者的怀念之情。云雾缭绕的山中似乎埋葬了珍贵如玉一般的生命,而那长存不衰的松柏在这凄凉的环境中显得更加孤独和悲哀。
整首诗通过对诗人才华的赞美与英年早逝的哀叹,表现出深切的怀念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