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诗词大全>诗句大全>初过三伏暑初归,风景谁知遽惨悽全文

初过三伏暑初归,风景谁知遽惨悽

初过三伏暑初归,风景谁知遽惨悽
短日旅愁消美酒,五更乡梦托晨鸡。
江天水冷鱼龙蛰,野泽风多鸿雁稀。
尘箧敝貂犹得在,过冬偶免叹无衣。

拼音版原文

chūguòsānshǔchūguīfēngjǐngshuízhīcǎn

duǎnchóuxiāoměijiǔgèngxiāngmèngtuōchén

jiāngtiānshuǐlěnglóngzhéfēngduō鸿hóngyàn

chénqièdiāoyóuzàiguòdōngǒumiǎntàn

注释

三伏:夏季最热的三个十天。
遽:突然。
惨悽:凄凉。
短日:秋季白天较短。
旅愁:旅途中的忧愁。
晨鸡:报晓的公鸡。
江天:江面和天空。
蛰:冬眠或隐藏。
鸿雁:大雁。
尘箧:满是灰尘的箱子。
敝貂:破旧的貂皮衣。
无衣:没有衣服。

翻译

刚刚度过炎热的三伏天,秋意初临,景色却突然变得凄凉。
短暂的白天,旅人的愁绪借美酒消解,清晨的鸡鸣唤起思乡梦境。
江面水冷,鱼龙潜藏,野外的湖泽中大雁稀少。
虽然行囊中的旧衣物破旧,但至少能度过寒冬,不至于感叹没有衣服穿。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在三伏暑热之后归来时的所见所感。"初过三伏暑初归,风景谁知遽惨悽"表达了秋意渐浓,对比之下夏日的炙热已经过去,而秋天的凉爽带来了某种凄凉的情绪。"短日旅愁消美酒,五更乡梦托晨鸡"则透露出诗人对归乡路上时间的感慨,以及夜晚难以入睡,只能借助清晨的鸡鸣声来寄托自己对家乡的思念。

接下来的两句"江天水冷鱼龙蛰,野泽风多鸿雁稀"描绘了自然景象。秋季的江河变得凉爽,连水中的生物都感受到了寒意,而田野中的风又带来了远方大雁的叫声,增添了一份萧瑟。

最后两句"尘箧敝貂犹得在,过冬偶免叹无衣"则是诗人对生活困顿的感慨。尘封的貂皮大衣还能暂时御寒,但对于即将到来的严冬,自己却没有足够的衣物来抵御寒冷,这让诗人不禁发出叹息。

整首诗通过对秋天景色的描写,以及个人内心世界的抒发,表现出了诗人对季节更迭的感悟和对生活苦难的无奈。张耒以其细腻的情感和生动的笔触,将个人的悲凉与大自然的变换巧妙地融合在一起,创造了一幅秋天的生动画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