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诗词大全>诗句大全>地幽人迹静,楼回树阴长全文

地幽人迹静,楼回树阴长

出处:《玉堂即事
明 · 王缜
秋尽朔风凉,虚襟玩玉堂。
地幽人迹静,楼回树阴长
六籍凭舒卷,三台烈纪纲。
仰瞻奎壁粲,俯叹海天茫。
铃索时闻响,文章日漱芳。
清如归阆苑,高讶并文章。
不数神仙贵,常沾雨露香。
立身惭劾鹄,挟筴笑亡羊。
铁石劳椎凿,糠秕费播扬。
壮岁不再得,明时宜自强。
驾言策吾马,永矣共辉光。

鉴赏

这首明代诗人王缜的《玉堂即事》描绘了秋末冬初时节,玉堂内的一番景象。诗中以“秋尽朔风凉”开篇,点明季节变换,寒风凛冽,营造出一种清冷而宁静的氛围。“虚襟玩玉堂”,诗人以空灵的心态欣赏着这间装饰华丽的殿堂,透露出内心的淡泊与超然。

接着,“地幽人迹静,楼回树阴长”两句,进一步渲染了环境的幽静与深邃,仿佛置身于远离尘嚣的世界,只有树木的阴影在缓缓延伸,增添了几分神秘与宁静。诗人在此环境中,得以沉浸于书籍之中,“六籍凭舒卷”,展现出对知识的渴望和对学问的尊重。

“三台烈纪纲”则可能暗喻了官府的严谨与公正,诗人或许在这样的环境中,感受到了权力与责任的重量。抬头望向天空,“仰瞻奎壁粲”,奎星与璧星的光芒映照着夜空,象征着智慧与道德的光辉。而“俯叹海天茫”,则是对广阔天地的感慨,既有对未知世界的敬畏,也有对人生渺小的自省。

“铃索时闻响,文章日漱芳”描绘了玉堂内的日常景象,铃声悠扬,书香四溢,体现了文人雅士的生活情趣。诗人自比为“归阆苑”的仙人,享受着精神上的自由与快乐,同时也以“高讶并文章”表达了自己的独特见解,认为自己的才华与成就超越了世俗的评价。

“不数神仙贵,常沾雨露香”则表达了诗人对高尚品质的追求,即使不被世人所熟知,也愿意像雨露滋润万物一样,默默奉献自己的智慧与才华。最后,“立身惭劾鹄,挟筴笑亡羊”通过典故,表达了对正直人格的坚守与对错误行为的嘲笑。

整首诗情感丰富,既有对自然美景的赞美,也有对个人修养与社会责任的思考,展现了诗人深厚的文化底蕴和高远的人生境界。

诗句欣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