漫誇市上春如锦,且醉尊中酒似渑
明 · 徐熥
岭南才子气凭陵,剡水孤舟兴可乘。
青树又添阶下腊,缁衣同对佛前灯。
漫誇市上春如锦,且醉尊中酒似渑。
总是空门无去住,好将真偈问名僧。
青树又添阶下腊,缁衣同对佛前灯。
漫誇市上春如锦,且醉尊中酒似渑。
总是空门无去住,好将真偈问名僧。
鉴赏
这首诗由明代诗人徐熥所作,名为《己丑除夕迎春同陈振狂过钟山寺访曾人倩适瀚上人至同得僧字》。诗中描绘了诗人与友人在除夕夜前往钟山寺拜访僧侣的情景,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诗人对自然、佛教以及友情的深刻感悟。
首联“岭南才子气凭陵,剡水孤舟兴可乘”以“岭南才子”自喻,表达了诗人豪迈不羁的个性和对自由生活的向往。接着“剡水孤舟”则引出了诗人对宁静、悠远生活的追求,通过“兴可乘”暗示了即使在孤独的旅途中也能找到内心的愉悦和平静。
颔联“青树又添阶下腊,缁衣同对佛前灯”描绘了钟山寺内冬日的景象,青翠的树木增添了节日的气氛,僧侣们在佛前共聚一堂,灯光映照着他们的身影,营造出一种庄严而又温馨的氛围。这里不仅体现了佛教文化的庄严与神圣,也表达了诗人对佛教精神的认同与向往。
颈联“漫誇市上春如锦,且醉尊中酒似渑”对比了世俗生活的繁华与喧嚣与寺庙中的宁静与淡泊。诗人以“春如锦”形容市场的热闹,而“酒似渑”则形容寺庙中的清酒,通过这种对比,表达了诗人对简朴生活和内心平静的追求。
尾联“总是空门无去住,好将真偈问名僧”总结了整首诗的主题,即对佛教智慧的探索与追求。诗人认为,真正的智慧和解脱在于“空门”,即佛教所倡导的无常、无我等观念,而“好将真偈问名僧”则表明了诗人希望通过与高僧的交流,进一步理解佛教的教义,寻求心灵的净化与升华。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色、佛教文化以及个人情感的细腻描绘,展现了诗人独特的审美情趣和对人生哲理的深刻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