宫中保仪女掌书,江山如笑排鸾燕
出处:《澄心堂歌》
清 · 诸可宝
青华镂笔红丝砚,澄心堂纸白于练。
宫中保仪女掌书,江山如笑排鸾燕。
姊妹承恩侍李皇,提鞋刬袜事荒唐。
通天一帖题昭后,初月双趺创窅娘。
烧槽琵琶暖玉柱,君王小令歌行路。
别翻曲子念家山,弹绝冰弦愁日暮。
瓦官阁下黄花波,啼鸟声声帝奈何。
最笑仓皇辞庙日,听来犹有教坊歌。
君不见官家恨不作词史,金粉南朝悉如此。
宫中保仪女掌书,江山如笑排鸾燕。
姊妹承恩侍李皇,提鞋刬袜事荒唐。
通天一帖题昭后,初月双趺创窅娘。
烧槽琵琶暖玉柱,君王小令歌行路。
别翻曲子念家山,弹绝冰弦愁日暮。
瓦官阁下黄花波,啼鸟声声帝奈何。
最笑仓皇辞庙日,听来犹有教坊歌。
君不见官家恨不作词史,金粉南朝悉如此。
鉴赏
这首清代诸可宝的《澄心堂歌》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一幅宫廷生活的画面。首句“青华镂笔红丝砚”展现了精致的文房用具,暗示了宫廷文化的讲究与华丽。接着,“澄心堂纸白于练”则强调了纸张的洁白,象征着心境的纯净和书写艺术的高雅。
“宫中保仪女掌书,江山如笑排鸾燕”两句,通过比喻手法,将宫女们比作翩翩起舞的鸾燕,形象地描绘出她们在宫廷中的优雅姿态和受到的宠爱。“姊妹承恩侍李皇,提鞋刬袜事荒唐”则揭示了宫廷生活的奢华与不拘礼节。
“通天一帖题昭后,初月双趺创窅娘”两句,进一步描绘了宫女们书写技艺的精湛,以及舞蹈动作的曼妙。“烧槽琵琶暖玉柱”则引入音乐元素,暗示了宫廷娱乐的丰富。“君王小令歌行路”描绘了君主与宫女们的歌舞升平。
然而,诗歌的后半部分转向了哀婉的情感。“别翻曲子念家山,弹绝冰弦愁日暮”表达了宫女们对家乡和亲人的思念,以及时光流逝的无奈。“瓦官阁下黄花波,啼鸟声声帝奈何”借景抒情,透露出深深的哀愁和对皇帝无能的讽刺。
最后,“最笑仓皇辞庙日,听来犹有教坊歌”描绘了国破家亡之际,宫女们还在回味往昔的歌舞,形成鲜明的对比,表达了对历史变迁的感慨。“君不见官家恨不作词史,金粉南朝悉如此”以南朝覆灭的历史教训,警示世人宫廷繁华背后的虚幻与悲剧。
总的来说,《澄心堂歌》通过对宫廷生活的描绘,寓言深刻,情感丰富,展示了作者对历史沉思和对人性的洞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