鲂鱮逃空罶,凫鹥泊迥村
出处:《惠民堤河晚瞩》
宋 · 宋祁
远水同萦带,联堤类筑垣。
行舟压天底,卧木拥沙痕。
鲂鱮逃空罶,凫鹥泊迥村。
层波真可羡,由此到都门。
行舟压天底,卧木拥沙痕。
鲂鱮逃空罶,凫鹥泊迥村。
层波真可羡,由此到都门。
拼音版原文
注释
远水:远方的流水。萦带:像飘带环绕。
联堤:相连的堤岸。
筑垣:仿佛城墙。
行舟:船只行驶。
压天底:在天边之下。
卧木:倒下的树木。
沙痕:沙滩的痕迹。
鲂鱮:鲂鱼和鱮鱼。
逃空罶:逃离空荡的鱼篓。
凫鹥:野鸭。
泊迥村:停歇在远处的村庄。
层波:层层波纹。
真可羡:确实令人羡慕。
都门:都城的门口。
翻译
远方的流水像飘带环绕,堤岸相连仿佛城墙。船只行驶在天边之下,倒下的树木围绕着沙滩的痕迹。
鲂鱼、鱮鱼逃离空荡的鱼篓,野鸭停歇在远处的村庄。
层层波纹确实令人羡慕,从这里可以直达都门。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宁静的田园风光图景,诗人通过对惠民堤河景色的细腻描写,展现了大自然的美丽和生命力的旺盛。
“远水同萦带,联堤类筑垣。”这里,诗人以“远水”、“联堤”开篇,既表现出水面广阔无垠,也隐含着防护之意。水与堤相连,构成一道自然的屏障。
“行舟压天底,卧木拥沙痕。”这两句则描绘了动静结合的情景。船只在水面上缓慢前行,似乎要触碰到天际,而倒伏的树木则像是拥抱着沙滩上的痕迹。这不仅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界细微之处的观察,也表现出了他对大自然深沉情感。
“鲂鱮逃空罶,凫鹥泊迥村。”这里,诗人通过描写水生生物和鸟类的活动,将景物与动态生命相结合。鱼儿在水中自由穿梭,鸟儿则栖息于隐蔽的村庄之中。这段落传达了一种自然界和谐共生的意境。
“层波真可羡, 由此到都门。”最后两句诗,则将观察者的视角从远处引向近处。波光粼粼的水面令人称赞,而这份美丽从河畔一直延伸至城门,营造出一幅流动而连贯的景致。
整首诗通过对惠民堤河自然风光的细腻描绘,以及对生命活动的观察,传达了诗人对于大自然之美和生活之和谐的深刻感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