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时子贱好援琴,千载谁传治世音
出处:《谢知县徐殿丞示及新诗》
宋 · 李觏
当时子贱好援琴,千载谁传治世音。
珍重南城多暇日,尽将风化入清吟。
珍重南城多暇日,尽将风化入清吟。
拼音版原文
注释
子贱:孔子弟子,以善于治理地方而著称。援琴:弹奏琴弦,这里指音乐艺术。
治世音:象征着和谐社会、治国良策的音乐。
南城:泛指南方的城市。
暇日:闲暇时光。
风化:教化,风俗教养。
清吟:清雅的诗歌吟唱。
翻译
当年孔子弟子子贱擅长弹琴,千年之后还有谁能演奏出治理国家的和谐之音。在南方城市里有许多悠闲的日子,他把教化百姓的道理融入到自己的诗歌中吟咏。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李觏创作的,表达了诗人对于古琴文化传承的担忧以及个人内心的平静与超脱。开篇“当时子贱好援琴”表现出诗人对当下人们忽视古琴艺术的不满,感叹这种高雅艺术难以找到合适的传承者。而“千载谁传治世音”则进一步表达了对于未来能否有人能够继承并发扬光大古琴文化的疑问。
接着,“珍重南城多暇日”一句,诗人转而珍惜那些闲暇的时光,在南城这般宁静的地方。这里的“南城”可能是指某个特定的地方,但在此也可以理解为诗人内心所向往的一种氛围。而“尽将风化入清吟”则表达了诗人希望将周遭环境中的自然之声融入到琴音中,以达到一种精神上的超脱和纯净。整体而言,这首诗不仅展示了诗人的艺术追求,也反映出其内心的宁静与淡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