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诗词大全>诗句大全>何处麒麟斗,翻为蟾兔伤全文

何处麒麟斗,翻为蟾兔伤

明 · 邓云霄
明明三五夜,正好舞霓裳。
何处麒麟斗,翻为蟾兔伤
宝奁愁半掩,桂影澹无光。
可是嫦娥懒,才成半面妆。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四月十五日月食时半轮明月的景象,充满了深沉的意境与情感。

首句“明明三五夜”,以“明明”二字开篇,强调了夜晚的明亮,点出是月圆之夜,即农历每月十五日。接着“正好舞霓裳”,运用比喻手法,将月亮比作正在舞蹈的霓裳,生动地描绘了月光如绸带般轻盈飘逸的美态。

“何处麒麟斗,翻为蟾兔伤。”这两句通过想象中的神话场景,将现实中的月食现象与古代传说中的“麒麟”和“蟾兔”联系起来,赋予了月食一种神秘而哀伤的色彩。“麒麟斗”可能象征着天界的争斗,“蟾兔伤”则暗示了月神的哀伤,巧妙地表达了诗人对月食这一自然现象的感慨。

“宝奁愁半掩,桂影澹无光。”这里使用了“宝奁”这一女性化妆盒的意象,暗示月亮如同一位美丽的女子,因月食而感到忧愁,半掩其容,不愿示人。同时,“桂影”指的是月光下桂树的影子,此处形容月光黯淡,失去了往日的光彩,进一步渲染了月食带来的阴郁氛围。

“可是嫦娥懒,才成半面妆。”最后一句以嫦娥(传说中居住在月宫的仙女)的形象,解释了为何月亮会呈现半轮的状态。诗人想象嫦娥因为懒惰,只画了一半的妆容,从而使得月亮也呈现出半轮的形态。这种幽默而富有想象力的结尾,不仅增加了诗歌的趣味性,也巧妙地将自然现象与神话故事相结合,展现了诗人丰富的想象力和独特的审美视角。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月食这一自然现象的细腻描绘和丰富联想,营造出一种既神秘又哀愁的意境,展现了诗人对自然之美和宇宙奥秘的深刻感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