裁诗颂风伯,咫尺是庐山
出处:《湖口守风作》
明末清初 · 屈大均
首路争鸿雁,深秋家未还。
西江掩桂楫,南塞阻梅关。
宝剑空多气,香醪不上颜。
裁诗颂风伯,咫尺是庐山。
西江掩桂楫,南塞阻梅关。
宝剑空多气,香醪不上颜。
裁诗颂风伯,咫尺是庐山。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身处湖口,面对守风的艰难情境,表达了对家乡的深切思念以及对现实困境的无奈与感慨。
首句“首路争鸿雁”,以鸿雁南飞比喻诗人自己在人生道路上的奔波与追求,暗示了诗人正处于旅途中,渴望归家的心情。接下来,“深秋家未还”直接点明了诗人虽已入深秋,但家仍未归,流露出一种深深的思乡之情。
“西江掩桂楫,南塞阻梅关”两句,运用了象征手法,西江和南塞分别代表了诗人的理想之地和现实的阻碍,桂楫和梅关则象征着通往理想与现实之间的桥梁与关卡,表达了诗人面对困难时的无力感和对理想的执着追求。
“宝剑空多气,香醪不上颜”进一步深化了这种情感。宝剑象征着诗人的豪情与勇气,但“空多气”表明这些豪情并未得到施展;香醪(美酒)象征着诗人内心的慰藉,但“不上颜”则说明即使有再多的慰藉,也无法改变现实的困苦,表达了诗人内心的无奈与痛苦。
最后,“裁诗颂风伯,咫尺是庐山”两句,诗人通过创作诗歌来表达自己的情感,将风伯视为可以传达心声的对象,而“咫尺是庐山”则意味着即便是在眼前的困难中,心中仍怀有对美好事物的向往和追求,体现了诗人坚韧不拔的精神和对生活的乐观态度。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情感描绘和巧妙的象征手法,展现了诗人面对生活困境时的复杂心情,既有对家乡的深深思念,也有对现实的无奈与挣扎,同时也不失对未来的希望与憧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