迩来二十有五载,飘零残墨到江乡
嘉熙殿里春日长,集贤奉诏写苍筤。
迩来二十有五载,飘零残墨到江乡。
匡庐高人昔同住,每见挥毫凤鸾翥。
木枯石烂是何年?修竹森森长春雨。
迩来二十有五载,飘零残墨到江乡。
匡庐高人昔同住,每见挥毫凤鸾翥。
木枯石烂是何年?修竹森森长春雨。
鉴赏
此诗由元代诗人虞集所作,名为《同开先南楚悦禅师观息斋画竹卷于崇仁普安寺煜公之禅室盖煜之师一初本公所藏也因记延祐甲寅息斋奉诏写嘉熙殿壁南楚与之同寓庆寿寺时予同为太常博士俯仰之间已为陈迹乃题其后云》。诗中描绘了在嘉熙殿内春日悠长的情景,以及集贤奉诏书写苍筤的场景。时间跨度长达二十五年,飘零的墨迹最终到达江乡。诗中提到与匡庐高人一同居住,每次见到他挥毫如同凤凰展翅。岁月流转,木枯石烂,但竹子依然茂盛,仿佛在细雨中永葆生机。
这首诗不仅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赞美,同时也蕴含了对时光流逝、人事变迁的感慨。通过描述竹子的坚韧不拔,诗人或许在暗示着即使面对生活的起伏和变化,也应该保持内心的坚定与乐观。整首诗语言流畅,情感深沉,体现了元代文人的风骨与情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