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诗词大全>诗句大全>极目连江汉,西南浸斗牛全文

极目连江汉,西南浸斗牛

谪居潇湘渚,再见洞庭秋。
极目连江汉,西南浸斗牛
滔滔荡云梦,澹澹摇巴丘。
旷如临渤澥,窅疑造瀛洲。
君山丽中波,苍翠长夜浮。
帝子去永久,楚词尚悲秋。
我同长沙行,时事加百忧。
登高望旧国,胡马满东周。
宛叶遍蓬蒿,樊邓无良畴。
独攀青枫树,泪洒沧江流。
故人西掖寮,同扈岐阳蒐。
差池尽三黜,蹭蹬各南州。
相去虽地接,不得从之游。
耿耿云阳台,迢迢王粲楼。
跂予暮霞里,谁谓无轻舟。

注释

谪居:被贬谪居住。
潇湘渚:潇湘地区的小洲。
洞庭秋:洞庭湖的秋天景色。
斗牛:二十八宿之一,代表北方天空。
帝子:指传说中的湘妃。
楚词:战国时期楚国的诗歌。
长沙行:在长沙的经历。
胡马:指北方游牧民族的骑兵。
宛叶:古代地名,此处代指故乡。
蓬蒿:野草。
青枫树:象征离愁的植物。
西掖:古代官署名,指宰相府。
扈:随从,参与。
三黜:多次被贬官。
蹭蹬:仕途不顺。
云阳台:虚构的地名,可能象征高远的地方。
王粲楼:王粲为三国时期文学家,此处可能指代文人墨客的居所。

翻译

被贬到潇湘之地,又逢洞庭秋色。
极目远眺,江汉相连,西南方向的天空映照着斗牛星宿。
浩渺的云梦泽波涛滚滚,巴丘湖面泛起层层涟漪。
空旷如面对渤海,幽深得仿佛能抵达仙境瀛洲。
君山在湖中秀美,夜晚仍见其苍翠浮于水面。
湘妃仙子已离去久矣,楚辞中的悲秋之情依然触动人心。
我与长沙同道,时局艰难,忧虑重重。
登高遥望故乡,只见胡马充斥东周之地。
昔日的宛叶之地如今杂草丛生,樊邓一带再无良田。
独自攀上青枫树,泪水随江水东流。
故友曾任职西掖,一同参与岐阳的军事活动。
我们都遭遇多次贬谪,各自在南方州郡困顿。
虽然近在咫尺,却无法共度时光。
云阳台高耸入云,王粲楼遥远寂寞。
我在暮霞中翘首期盼,谁能赠我一叶扁舟?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种深沉的怀念和对故土的无尽思念。诗人站在巴陵之地,面对洞庭湖秋天的景色,不禁感慨万分。极目望去,可以看到连绵不绝的江汉,以及西南方向浸入斗牛星座的水流。这两句通过对自然景观的描写,表达了诗人心中广阔无垠的情感世界。

"滔滔荡云梦,澹澹摇巴丘。旷如临渤澥,窅疑造瀛洲。君山丽中波,苍翠长夜浮。" 这几句诗通过描绘水流、云烟和山峦的景象,展示了诗人内心的迷茫与不定,以及对美好事物的无尽向往。

接下来的两句 "帝子去永久,楚词尚悲秋。" 提到了历史上的帝王之子离开了,而诗中的“楚词”指的是古代楚国的歌谣,这里用来表达对于过去美好的时代和文化传承的怀念与哀伤。

"我同长沙行,时事加百忧。登高望旧国,胡马满东周。宛叶遍蓬蒿,樊邓无良畴。独攀青枫树,泪洒沧江流。" 诗人表达了自己与长沙同行的经历,以及面对时事变化而产生的百忧。诗中的“胡马满东周”暗示着边疆动荡的不安局势,而“独攀青枫树,泪洒沧江流”则是诗人登高望远,对旧国的怀念之情溢于言表。

最后几句 "故人西掖寮,同扈岐阳蒐。差池尽三黜,蹭蹬各南州。相去虽地接,不得从之游。耿耿云阳台,迢迢王粲楼。跂予暮霞里,谁谓无轻舟。" 诗人提到了故人的居所,以及自己不能与他们同行的遗憾。通过对历史建筑如云阳台、王粲楼的描写,诗人表达了自己的孤独与寂寞。最后,诗人自问自答,虽然自己身处远离尘嚣的地方,但内心却有着轻舟,可以在精神上自由翱翔。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观和历史文化的描绘,以及个人情感的抒发,展现了深厚的情感基调与丰富的意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