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间潘李今已无,黄金满箧争来沽
出处:《赠卖墨陶叟》
明 · 高启
龙井老人称墨仙,有家近在荆溪边。
铁臼秋鸣竹屋雨,瓦篝春扫桐窗烟。
玄玉初成敢轻用,万里豹囊曾入贡。
日长小殿试乌丝,光迸骊珠欲浮动。
世间潘李今已无,黄金满箧争来沽。
词臣供写《上林赋》,画史用作瀛洲图。
文物年来颇凋弊,丧乱谁言少知贵。
便须从子乞双螺,醉草檄书磨楯鼻。
铁臼秋鸣竹屋雨,瓦篝春扫桐窗烟。
玄玉初成敢轻用,万里豹囊曾入贡。
日长小殿试乌丝,光迸骊珠欲浮动。
世间潘李今已无,黄金满箧争来沽。
词臣供写《上林赋》,画史用作瀛洲图。
文物年来颇凋弊,丧乱谁言少知贵。
便须从子乞双螺,醉草檄书磨楯鼻。
拼音版原文
鉴赏
这首诗是明代诗人高启所作的《赠卖墨陶叟》,通过对龙井老人墨仙的描绘,展现了其制墨技艺的高超和墨品的珍贵。首句“龙井老人称墨仙”点出主人公的身份,暗示其制墨技艺非凡。接下来通过“铁臼秋鸣”、“瓦篝春扫”的细节,描绘了制墨过程的专注与宁静,以及墨香四溢的场景。
“玄玉初成敢轻用”赞美墨的品质如玉,非寻常之作。“万里豹囊曾入贡”则强调墨的名贵,曾作为贡品远销各地。诗人进一步描述墨仙的墨品被用于皇宫书写(“日长小殿试乌丝”)和艺术创作(“光迸骊珠欲浮动”),显示出其在文化领域的影响力。
“世间潘李今已无”暗指当今已无如潘岳、李斯那样的才子,而墨仙的墨却依然受到追捧。“黄金满箧争来沽”形象地描绘了人们争相购买的情景。最后,诗人感慨世事变迁,文化典籍的流失,但仍希望得到墨仙的墨宝,以醉酒挥毫,表达对墨仙技艺的敬仰。
整体来看,这首诗不仅赞美了墨仙的制墨技艺,也寓含了对传统文化衰落的忧虑,以及对墨仙精神的传承之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