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七十年似弹指,袈裟罩却坟前垒
出处:《游月华寺》
明 · 李之世
跋陀坛边悬表志,留下菩提真种子。
百七十年似弹指,袈裟罩却坟前垒。
谁将一滴遍河沙,二叶依然结五蕊。
至今人饮曹溪沚,尽是吾师功德水。
石龛閟骨一千祀,劫火烧空永不燬。
有口无言坐堆堆,落叶归恨水见底。
瓦澄如漆绛罗委,行人瞻拜泪瀰瀰。
百七十年似弹指,袈裟罩却坟前垒。
谁将一滴遍河沙,二叶依然结五蕊。
至今人饮曹溪沚,尽是吾师功德水。
石龛閟骨一千祀,劫火烧空永不燬。
有口无言坐堆堆,落叶归恨水见底。
瓦澄如漆绛罗委,行人瞻拜泪瀰瀰。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月华寺的历史与庄严氛围,以及对先师的崇敬之情。诗中以“跋陀坛边悬表志”开篇,象征着佛教文化的传承与历史的积淀。接着,“留下菩提真种子”一句,寓意着佛法的精髓如同种子般播撒,孕育出深厚的信仰根基。
“百七十年似弹指”,时间的流逝被比喻为轻轻一挥,强调了月华寺悠久的历史。而“袈裟罩却坟前垒”则表达了对先师的纪念与尊敬,袈裟覆盖坟墓,象征着对逝去先师的缅怀与守护。
“谁将一滴遍河沙,二叶依然结五蕊”运用了生动的比喻,描述了佛法的广泛传播与深远影响,即使是最微小的种子也能在广袤的大地上生根发芽,绽放出五彩的花朵。
“至今人饮曹溪沚,尽是吾师功德水”则进一步强调了佛法的滋养与教诲,如同甘甜的泉水,滋润着人们的心田,传递着智慧与慈悲的力量。
“石龛閟骨一千祀,劫火烧空永不燬”描绘了寺庙内石龛中先师遗骨的永恒存在,即使历经千年的沧桑与劫难,其精神与教诲依旧不灭。
“有口无言坐堆堆,落叶归恨水见底”通过形象的描写,展现了先师虽已离世,但其智慧与教诲如同深邃的湖水,能够洞察人心,引发深思。
最后,“瓦澄如漆绛罗委,行人瞻拜泪瀰瀰”描绘了寺庙内的庄严景象与信徒们的虔诚之心,瓦片如同深色的丝绸铺陈,行人前来瞻仰,泪水涟涟,表达着对先师的深深敬仰与怀念。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月华寺及其历史的描绘,展现了佛教文化的深厚底蕴与对先师的崇高敬意,同时也传达了佛法对于人心灵的深刻影响与启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