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诗词大全>诗句大全>支离欲蓄三年艾,浩荡谁驯万里鸥全文

支离欲蓄三年艾,浩荡谁驯万里鸥

出处:《渎流
清 · 张问陶
卧听海客说瀛洲,今日抽帆下渎流。
浊水一湾村市冷,神鸦千点庙门秋。
支离欲蓄三年艾,浩荡谁驯万里鸥
此去蓬山应不远,只愁风力引飞舟。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生动的江南水乡图景,充满了深沉的意境和丰富的画面感。

首句“卧听海客说瀛洲”,以海客之口引出对远方仙境的遐想,暗示了诗人内心的向往与追求。接着,“今日抽帆下渎流”则将思绪拉回现实,诗人决定启程,踏上前往江南水乡的旅程。

“浊水一湾村市冷,神鸦千点庙门秋”两句,通过“浊水”、“村市”、“神鸦”、“庙门”等意象,勾勒出一幅萧瑟而宁静的乡村景象。浊水泛着微黄,映衬着冷清的市集;庙门前,乌鸦成群,为秋日增添了几分寂寥。这里既有自然景色的描绘,也蕴含着诗人对世事变迁、人情冷暖的感慨。

“支离欲蓄三年艾,浩荡谁驯万里鸥”两句,进一步深化了诗人的内心世界。他渴望在远离尘嚣的地方,寻找一片心灵的净土,如同蓄积三年的艾草,期待着某种精神上的净化。然而,在这广阔无垠的天地间,又有谁能驯服那自由翱翔的万里鸥鸟呢?这两句表达了诗人对理想与现实之间差距的无奈与反思。

最后,“此去蓬山应不远,只愁风力引飞舟”两句,以蓬山(传说中的仙山)为喻,寄托了诗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虽然距离蓬山可能并不遥远,但忧虑的是如何驾驭风力,让小舟顺利航行。这里既是对未来旅途的憧憬,也是对实现理想过程中可能遇到困难的预想。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欣赏、对人生哲理的思考以及对理想生活的追求,情感丰富,意境深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