蒺藜兼雪下,刁斗入云高
汉苑惊烽燧,胡尘老鬓毛。
蒺藜兼雪下,刁斗入云高。
羁绁何为者,承欢愧尔曹。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作者在十月初时身处都下的心境,正值边防紧张,敌情紧迫的时刻。诗中充满了对国家安危的忧虑和对家人的思念之情。
首句“贱生常不乐”,表达了诗人对自己卑微身份的自谦,同时也流露出生活的常态并不如意,暗含着对现实的无奈与不满。接着,“此日更萧骚”一句,通过环境的描写,渲染出一种更加凄凉、紧张的氛围,暗示当前局势的严峻。
“汉苑惊烽燧,胡尘老鬓毛。”这里运用了历史典故,将自己所在的都城比作汉朝的苑囿,烽火连天,战事频仍,让诗人不禁联想到自己的鬓发已白,岁月流逝,却依然身陷动荡之中,无法摆脱战争的阴影。烽燧象征战争的警报,胡尘则指外族的侵扰,两者结合,形象地展现了诗人对国家边防安全的深切忧虑。
“蒺藜兼雪下,刁斗入云高。”这两句进一步描绘了战场的残酷景象。蒺藜是战场上常见的植物,其尖锐的刺象征着战争的残酷与无情;而“雪下”则可能象征着战争的持续时间之长,以及战争带来的寒冷与绝望。同时,“刁斗入云高”中的“刁斗”是古代军队中用于报时和警戒的器具,其声音传至云端,既表现了战争的规模宏大,也暗示了战争的持久和紧张气氛。
最后,“羁绁何为者,承欢愧尔曹。”诗人在此表达了自己作为被束缚于官场的官员,无法为家人提供足够的关爱与保护的愧疚之情。这里的“羁绁”原意指束缚,这里用来形容官场的束缚,表达了诗人对自身角色的反思与无奈。“承欢”则是指侍奉父母或长辈,此处表达了诗人未能尽孝道的遗憾。“尔曹”指的是家人,诗人通过这句表达了对家人的歉意和对未能给予他们更好生活条件的自责。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诗人面对国家危难和个人困境时的复杂情感,既有对国家命运的忧虑,也有对家庭责任的深思,体现了诗人深厚的家国情怀和对理想的执着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