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蜀健儿犹裹甲,汉江游女自褰裳
出处:《登晴川阁小饮二首》
明末清初 · 龚鼎孳
登高风物郁苍苍,何处寒花发战场。
吴蜀健儿犹裹甲,汉江游女自褰裳。
中洲鹦鹉萋芳草,隔岸楼台受夕阳。
满眼昆明消一醉,烽烟真不上渔航。
吴蜀健儿犹裹甲,汉江游女自褰裳。
中洲鹦鹉萋芳草,隔岸楼台受夕阳。
满眼昆明消一醉,烽烟真不上渔航。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登高远眺时所见的秋日景象,充满了深沉的历史感与自然之美。首句“登高风物郁苍苍”以“郁苍苍”三字生动地勾勒出山野间植被茂盛、色彩浓郁的景象,为全诗奠定了壮阔的背景。接着,“何处寒花发战场”一句,将视线引向历史的深处,暗含对战争残酷与生命脆弱的感慨,同时也暗示了诗人对和平的渴望。
“吴蜀健儿犹裹甲,汉江游女自褰裳”两句,通过对比吴蜀两地的士兵和汉江边的女子,展现了战争与和平的不同面貌。士兵们依然身着铠甲,象征着战争的持续与紧张;而女子则自由地撩起衣裳,展现了一种轻松愉悦的生活状态,形成鲜明对比,表达了诗人对和平生活的向往。
“中洲鹦鹉萋芳草,隔岸楼台受夕阳”描绘了一幅宁静而美丽的画面,鹦鹉在绿草丛中欢快地鸣叫,楼台在夕阳的映照下显得格外温馨。这两句通过自然与建筑的和谐共存,营造出一种远离尘嚣、充满诗意的氛围。
最后,“满眼昆明消一醉,烽烟真不上渔航”表达了诗人希望借酒浇愁,忘却世事纷扰的心愿。昆明在这里可能象征着繁华或理想之地,而“烽烟不上渔航”则意味着诗人渴望远离战乱,过上平静的生活。整首诗通过丰富的意象和情感的交织,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欣赏、对和平生活的向往以及对现实困境的无奈与逃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