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乡异水土,服食多不侔
出处:《后从军行,仿杜后出塞体五首 其四》
清末民国初 · 陈肇兴
不见关山苦,安知征戍愁!他乡异水土,服食多不侔。
野宿畏卑湿,露眠出风飕。
十夫九病疫,何以负戈矛?贼来忽忘疾,抱创争出头。
军中无药饵,饮血病已瘳。
野宿畏卑湿,露眠出风飕。
十夫九病疫,何以负戈矛?贼来忽忘疾,抱创争出头。
军中无药饵,饮血病已瘳。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士兵们远离家乡,征战在外的艰辛生活。诗人通过"不见关山苦,安知征戍愁"表达了对戍边战士无法直接体验的那种深沉忧虑和思念之情。接着,他描述了异地的生活条件恶劣,水土不服,食物匮乏,"野宿畏卑湿,露眠出风飕",显示出士兵们在野外露宿时所面临的严酷环境。
更令人担忧的是,疾病频发,"十夫九病疫,何以负戈矛",几乎每十个士兵就有九个病倒,这严重影响了军队的战斗力。然而,在面对敌人的威胁时,他们暂时忘却了自身的疾痛,"贼来忽忘疾,抱创争出头",表现出强烈的保家卫国的决心。
最后,由于军中缺乏药品,士兵们只能以饮血来缓解病痛,"饮血病已瘳",这种悲壮的情景揭示了战争的残酷和士兵们的坚韧不拔。
整体来看,这首诗以细腻的笔触展现了清代末期士兵们的艰苦生活和英勇精神,具有强烈的现实主义色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