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水声中迎送屐,绿筠丛下献酬杯
出处:《谢工部徘徊堂》
宋 · 郑侠
高堂增构广幽斋,凿破青青遍地苔。
云入洞房疑有气,月当疏牖若为开。
路无荆棘皆新辟,砌得芝兰是旧栽。
流水声中迎送屐,绿筠丛下献酬杯。
达生不为休尘虑,齐物元由悟本来。
终见东山报重起,未登□乘且徘徊。
云入洞房疑有气,月当疏牖若为开。
路无荆棘皆新辟,砌得芝兰是旧栽。
流水声中迎送屐,绿筠丛下献酬杯。
达生不为休尘虑,齐物元由悟本来。
终见东山报重起,未登□乘且徘徊。
拼音版原文
注释
高堂:宽敞的厅堂。幽斋:书房。
凿破:打破。
青青:青苔。
云入:云彩进入。
洞房:深宅。
疏牖:稀疏的窗户。
路无:小路没有。
荆棘:荆棘。
砌得:砌成。
芝兰:兰花。
迎送屐:迎接宾客的木屐。
献酬杯:举杯共饮。
达生:通达人生。
尘虑:世俗忧虑。
齐物:万物平等。
本来:本源。
东山:比喻重新振兴。
重起:再次兴起。
未登:还未登上。
□乘:高峰。
翻译
高大的厅堂扩建了宽敞的书房,青苔被凿破,满地都是绿色。云彩飘进深宅,仿佛带着气息,月光透过稀疏的窗户,像是在寻找打开的方法。
小路没有荆棘,都是新开辟的,台阶上种着的芝兰,是以前就有的。
流水声中,人们穿着木屐迎接宾客,竹林下举杯共饮。
通达人生的人不会为世俗忧虑,万物平等的智慧源于对本源的领悟。
最终会看到东山再起的希望,但还未登上高峰,只能暂时徘徊。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座新修的幽静斋室,诗人郑侠以细腻的笔触赞美了工部的匠心独运。首联写高堂扩建,青苔被凿破,显出新气象;颔联通过云气和月光的描绘,营造出洞房清幽、门窗通透的意境。颈联进一步描绘了道路畅通、阶砌整洁的环境,以及流水声中主人与客人的往来,竹林下的饮酒对酌,充满文人雅趣。
尾联表达了诗人对达观人生的理解,认为即使面临困境,也要保持超脱的心境,同时期待着未来的转机,暗示东山再起的希望。然而,诗人并未急于登高,而是选择在徘徊中深思,体现了他从容不迫的态度。整体上,这首诗以景抒怀,寓哲理于山水之间,展现了宋代士大夫的风雅情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