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虽欠梅黄雨,仲夏犹敷稻绿云
出处:《出郊志喜》
宋 · 虞俦
香雾崇朝一炷薰,雷声便得晚来闻。
今年虽欠梅黄雨,仲夏犹敷稻绿云。
审象已能苏大旱,卧龙何用说三分。
腐儒窃有区区见,例奏囊封愧不文。
今年虽欠梅黄雨,仲夏犹敷稻绿云。
审象已能苏大旱,卧龙何用说三分。
腐儒窃有区区见,例奏囊封愧不文。
鉴赏
此诗《出郊志喜》由宋代诗人虞俦所作,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了春日郊外的景象与诗人内心的喜悦。
首联“香雾崇朝一炷薰,雷声便得晚来闻。”以晨雾中的一缕香烟和傍晚时分的雷声为引子,营造出一种清新而又略带神秘的氛围。晨雾中的香烟象征着生活的美好与希望,而傍晚的雷声则预示着变化与生机。
颔联“今年虽欠梅黄雨,仲夏犹敷稻绿云。”转而描述了自然界的景象。虽然今年缺少了梅雨季节的雨水,但在仲夏时节,稻田却依然绿意盎然,展现出大自然的顽强生命力。这里以稻田的绿色与梅雨的缺位形成对比,既是对自然现象的客观描绘,也暗含了对生活困境中仍能保持希望与坚韧精神的赞美。
颈联“审象已能苏大旱,卧龙何用说三分。”进一步深化了主题。审象,即观察事物的本质与规律,此处指通过观察自然现象,预见并解决了大旱的问题。卧龙,典故出自三国时期诸葛亮的故事,比喻有能力解决困难的人。此联通过将诸葛亮的智慧与当前解决问题的能力相提并论,表达了诗人对于自身能力的自信与自豪。
尾联“腐儒窃有区区见,例奏囊封愧不文。”则是诗人对自己微小见解的谦逊表达。作为“腐儒”,即传统意义上的读书人,诗人自认其见识有限,但仍然愿意提出自己的观点,并通过上奏的方式表达出来。然而,他同时也感到惭愧,因为他的表达可能不够文雅或深刻。这一句体现了诗人既谦虚又勇于表达自我的态度。
整体而言,《出郊志喜》通过描绘自然景象和抒发个人情感,展现了诗人对生活、自然以及自我认知的独特视角,充满了哲理意味和人文关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