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永人无寐,冬温气自清
出处:《和宿牛山馆 其一》
宋 · 苏颂
山深孤馆迥,部落不成城。
夜永人无寐,冬温气自清。
夷音通夏楚,汉地接平营。
恩信今无外,边庭肯背盟。
夜永人无寐,冬温气自清。
夷音通夏楚,汉地接平营。
恩信今无外,边庭肯背盟。
注释
山深:指偏远的山区。孤馆:孤独的馆舍。
迥:遥远。
部落:古代社会组织。
不成城:无法形成完整的城市。
夜永:长夜。
人无寐:人们无法入睡。
冬温:冬季的温暖。
气自清:空气清新。
夷音:异族语言。
夏楚:泛指中原地区语言。
汉地:指汉族聚居的地方。
平营:邻近的营地或和平的区域。
恩信:恩惠和信誉。
无外:遍及内外。
边庭:边境地区。
背盟:违背盟约。
翻译
山深之处,孤零零的馆舍远离尘嚣,部落无法聚集成真正的城池。长夜漫漫,人们难以入眠,冬日里的温暖气息却让人感到清新。
异族的语言与我们的夏楚交流无碍,汉地与平营相邻,和睦共处。
如今国家恩惠信誉遍及内外,边境之地怎会违背盟约。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身处偏远山中孤馆的独特感受。"山深孤馆迥"写出了环境的寂静与孤立,馆舍远离尘嚣,显得格外清冷。"部落不成城"暗示了此处并非繁华都邑,而是较为原始简陋的边疆之地。
"夜永人无寐"表达了诗人夜晚难以入眠的孤独,长夜漫漫,寂静无声,只有思绪在飘荡。"冬温气自清"则以冬日的温暖反衬出内心的宁静,尽管外界寒冷,但内心世界却保持着一份清明。
"夷音通夏楚,汉地接平营"通过夷族语言与中原地区的交流,展现了多元文化的交融,也反映出边疆地区的军事存在。"恩信今无外"表达出朝廷对外邦的恩惠和信任,以及边疆地区对朝廷忠诚的态度。
最后两句"边庭肯背盟"传递出边疆守卫者对于国家盟约的坚守,表达了诗人对边防稳定和诚信外交的期许。整体来看,这首诗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山馆生活,寓含了对边疆安定的深深关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