质与凡根植,名因俗谚传
出处:《鬼灯笼》
明 · 李之世
质与凡根植,名因俗谚传。
绿幕看疑掩,丹心寂不然。
似带青燐色,微含宿草烟。
无心随佛日,故傍法轮悬。
绿幕看疑掩,丹心寂不然。
似带青燐色,微含宿草烟。
无心随佛日,故傍法轮悬。
鉴赏
这首诗以“鬼灯笼”为题,描绘了一种独特的自然现象,通过丰富的意象和细腻的笔触,展现了作者对自然界奇观的独特感悟。
首句“质与凡根植”,以“鬼灯笼”这一奇异景象作为起点,暗示其非同寻常的来源,如同从平凡中孕育出的奇迹。接下来,“名因俗谚传”点明了这种景象在民间的流传,通过口耳相传,成为了人们津津乐道的话题。
“绿幕看疑掩,丹心寂不然”两句,运用了比喻和象征手法,将“鬼灯笼”的形象描绘得生动而神秘。绿幕仿佛是夜幕的背景,而“鬼灯笼”则像是在绿幕上轻轻遮掩,又似乎在寂静中燃烧着一颗不灭的心,展现出一种既神秘又充满生命力的景象。
“似带青燐色,微含宿草烟”进一步描绘了“鬼灯笼”的颜色和环境氛围。青燐色给人一种幽暗而又带有希望的感觉,而“微含宿草烟”则暗示了其所在环境的朦胧与遥远,增添了几分神秘色彩。
最后,“无心随佛日,故傍法轮悬”表达了“鬼灯笼”与宗教信仰之间的微妙联系。它似乎无意追随佛日的光芒,却依然选择靠近法轮悬挂的地方,这不仅体现了其独立而神秘的存在,也暗示了某种超然于世俗之外的精神追求。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鬼灯笼”这一自然奇观的描绘,展现了作者对自然界独特现象的深刻洞察和独到见解,同时也蕴含了对生命、存在以及精神追求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