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诗词大全>诗句大全>响急黄楼须彻夜,碑埋岘首岂无时全文

响急黄楼须彻夜,碑埋岘首岂无时

宋 · 汪炎昶
几钱典质乐毅论,十鼓尚阙周宣诗。
响急黄楼须彻夜,碑埋岘首岂无时

注释

几钱:形容书的价值。
典质:抵押。
乐毅论:古代一部著名的史书或文章。
十鼓:十遍。
周宣诗:指《诗经》中周宣王时期的诗歌。
响急:声音急促。
黄楼:地名,可能指有读书朗诵活动的地方。
彻夜:整夜。
碑埋:石碑被埋藏。
岘首:地名,可能有重要的历史遗迹。
岂无时:难道没有被发掘的时候。

翻译

用价值多少的钱抵押了《乐毅论》这本书,还差十遍《周宣王》的诗没有诵完。
在黄楼彻夜回荡着激昂的诵读声,岘首的石碑何时能被挖掘出来展示呢?

鉴赏

这首诗是南宋诗人汪炎昶的作品,名为《三洪遗墨石刻(其三)》。从诗中可以看出诗人的怀古之情和对历史文化的尊重。

“几钱典质乐毅论”,这里的“几钱”指的是微不足道的钱财,“典质”意指抵押或贱卖,“乐毅论”则是指战国时期赵国名将乐毅的一些军事理论。诗人通过这句话表达了对古代文化遗产轻视、贬值的哀叹。

“十鼓尚阙周宣诗”,“十鼓”可能是指夜晚更深时分,古代以击鼓报时,“尚阙”意味着还未到,或者说尚有不足。周宣诗,指的是周朝和宣王时期的诗篇。这里诗人表达了对于古代文化作品传承不完全的遗憾。

“响急黄楼须彻夜”,“响急”形容声音急促,“黄楼”可能是指某个具体的地方,此处用于设想,暗示一个安静而又急切的环境。诗人希望能在这样一个地方,全夜沉浸于古代文化的回味之中。

“碑埋岘首岂无时”,“碑埋”意指石碑被埋藏,“岘首”可能是某个山名,此处用于比喻,表示时间的流逝和遗忘。诗人在这里表达了对那些已经被历史尘封的文化遗产,是否还能重新被发掘的问题。

整体来看,这首诗反映出诗人对于古代文化遗产的珍视,以及对于传承不完整的忧虑和期待。他希望能够重温并传承这些宝贵的文化财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