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乐来迎去不言,庙前高柳水禽喧
绮罗无色雨侵帐,珠翠有声风绕幡。
妆镜尚疑山月满,寝屏犹认野花繁。
孤舟梦断行云散,何限离心寄晓猿。
拼音版原文
注释
山乐:指山间的音乐或自然之声。庙前:寺庙前面。
高柳:高大的柳树。
水禽:生活在水边的鸟类。
绮罗:华丽的丝织品,这里代指富贵人家。
无色:失去了色彩,此处指被雨淋湿。
雨侵帐:雨水渗透进帐篷。
珠翠:珍珠和翡翠,代指首饰。
风绕幡:风吹动幡旗环绕的声音。
妆镜:梳妆用的镜子。
尚疑:仿佛,好像。
山月满:山中满月的景象。
寝屏:卧室中的屏风。
野花繁:野外花朵盛开的样子。
孤舟:孤独的小船。
梦断:梦醒,比喻美好的时光结束。
行云散:行云消失,比喻离别或事物的消逝。
离心:离别的思绪。
晓猿:清晨的猿猴叫声,常用来表达哀愁。
翻译
山乐响起迎来送往却默默无语,庙前高大的柳树下水鸟叫声喧闹。绫罗绸缎失去了颜色被雨水打湿了帐篷,珍珠翡翠在风中碰撞发出声响围绕着幡旗。
梳妆镜里仿佛还映着满山的月光,床边的屏风上还能辨认出野花的繁茂。
孤独的小船梦醒后行云已消散,无限的离愁别绪寄托给清晨的猿啼。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生动的自然景象和内心情感的交织图画。诗人以细腻的笔触,捕捉了山间庙宇前后自然界的变化,展现了一个充满生机与诗意的空间。
"山乐来迎去不言"一句,通过“山乐”的拟人化,传达出大自然对人的友好接待,而“去不言”则流露出一种淡定的情怀,似乎在表达一种超然物外的境界。
接着,“庙前高柳水禽喧”描绘了庙宇前的景色,其中柳树参天,水鸟鸣叫,营造出一个生动活泼的氛围。这里的“高柳”和“水禽”,都是中国古典诗词中常见的情境,它们不仅是自然美景的写实,更蕴含着对宁静生活的向往。
"绮罗无色雨侵帐,珠翠有声风绕幡"两句,则通过细腻的感官描写,表达了诗人内心的感受。这里的“绮罗”和“珠翠”,原本是华丽的饰物,但在这首诗中,却因为雨水和风声而失去了色彩和光泽。这不仅是在形容自然界的变化,也暗示着诗人情感世界的某种淡出。
"妆镜尚疑山月满,寝屏犹认野花繁"两句,更是深入描绘了诗人的内心世界。在这里,“妆镜”和“寝屏”,都是私室之物,但它们却与大自然相连,山月映照在妆镜中,野花的繁盛也被映现在寝屏上。这不仅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的深切感受,也反映出诗人内心的宁静和平。
最后,“孤舟梦断行云散,何限离心寄晓猿”两句,则是诗人的情感宣泄。诗人借“孤舟”和“梦断”的意象,表达了自己的孤独与失落。而“行云散”则如同诗人内心的迷茫与漂泊。“何限离心寄晓猿”,更是将这种复杂的情感寄托给遥远的自然界和动物世界,寻求一种超脱。
总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山水景色的细腻描绘,展现了诗人内心的宁静与孤独,以及对大自然深刻的感悟和情感的寄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