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藏初送节,玄律始迎冬
出处:《十月奉教作》
唐 · 李峤
白藏初送节,玄律始迎冬。
林枯黄叶尽,水耗绿池空。
霜待临庭月,寒随入牖风。
别有欢娱地,歌舞应丝桐。
林枯黄叶尽,水耗绿池空。
霜待临庭月,寒随入牖风。
别有欢娱地,歌舞应丝桐。
拼音版原文
注释
白藏:藏历中的一个季节,冬季的前奏。玄律:指深秋时节,也象征冬天的到来。
林:树林。
枯:凋零。
水耗:水位下降。
绿池:绿色的池塘。
霜待:霜降等待。
临庭月:庭院的月亮。
入牖风:通过窗户的风。
欢娱地:欢乐的地方。
歌舞:歌舞活动。
丝桐:丝竹乐器,如琴瑟等。
翻译
白藏节刚刚开始,寒冬的法度接踵而至。树林凋零,黄叶落尽,池塘水位下降,绿色消逝成空。
霜降等待着庭院的月光,寒冷随着窗户缝隙的风侵入。
还有别的欢乐场所,那里有丝竹之声伴着歌舞。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深秋转入初冬的景象和情感,语言简洁而富有意境。开篇“白藏初送节,玄律始迎冬”两句,通过对比鲜明地勾勒出季节交替的画面,其中“白藏”指的是稻谷收获后的仓廪,“玄律”则是冬日严寒的象征,从而生动地表达了时序更迭和自然界的变化。
接着,诗人笔触转至自然景物:“林枯黄叶尽,水耗绿池空”,这里通过对树木枯萎和池水消耗的描绘,展现出秋末冬初的荒凉与凋敝。这些意象不仅映射了自然界的衰败,也暗示着时间流逝带来的孤寂感。
下两句“霜待临庭月,寒随入牖风”则进一步深化了这种氛围。“霜”与“寒”字眼的使用,不仅增添了冬日的严酷,更通过月光和微风传递出一种难以言说的冷清感。
最后两句“别有欢娱地,歌舞应丝桐”,则是对比之美。诗人在描绘了一系列秋冬景象后,转而提及另外一个充满欢乐与音乐的场所,这种对照手法,既突出了季节变化带来的情感差异,也映射出诗人内心对于温暖生活的向往和追求。
总体来说,这首诗不仅展示了诗人精湛的艺术造诣,更通过对自然景象的细腻描绘,表达了一种深远的情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