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诗词大全>诗句大全>尚喜衫仍绿,仍怜牒是黄全文

尚喜衫仍绿,仍怜牒是黄

出处:《补和州助教自况
宋 · 张尚
老未脱场屋,揆才无寸长。
九重难射策,一命不为郎。
尚喜衫仍绿,仍怜牒是黄
活人何不可,政自有良方。

拼音版原文

lǎowèituōchǎngkuícáicùncháng

jiǔzhòngnánshèmìngwèiláng

shàngshānréng绿réngliándiéshìhuáng

huórénzhèngyǒuliángfāng

注释

场屋:科举考试的地方,指学馆或贡院。
揆才:衡量才能。
九重:指皇宫,表示朝廷的高深和难度。
射策:古代科举考试的一种形式,考生对答皇帝的问题。
牒:古代公文或委任状。
活人:比喻救民于困苦之中。
政自有良方:政治上有好的办法或策略。

翻译

我年老还未离开官场,衡量自己的才能没有一技之长。
在重重选拔中难以通过科举考试,连最低级的官职也无法担任。
还好我的官服还是绿色的,文书依然是黄色的(古代官员不同等级的服饰颜色不同)。
既然能救活人,为什么不可以,政治上自然有解决之道。

鉴赏

这首诗是一位官员在任职期间的自我描绘,他对自己的才能与贡献进行了反思。开篇“老未脱场屋,揆才无寸长”表达了诗人对于自己年迈而仍旧未能有所建树的感慨,“场屋”指的是官署的意思,说明诗人一直在为官之途上奔波,但自我评价却是“揆才无寸长”,意味着诗人对自己的才能和成就并不满意,感到自己并没有什么特别的本事。

接着“九重难射策,一命不为郎”进一步强调了诗人的这种心态,“九重”比喻朝廷或高官之位,“射策”则是指科举考试中的策论试题,不易通过;而“一命不为郎”则表达了一旦得到一次机会如果不能作为壮年才俊(即“郎”)的话,那么就失去了实现理想的时机。诗人感到自己在仕途上面临重重困难,且错过青春岁月,没有能够成为所谓的“英俊之士”。

然而,尽管如此,“尚喜衫仍绿,仍怜牒是黄”则表达了一种乐观态度。这里的“衫”指的是官服,“绿”、“黄”分别代表不同的官职。这两句意味着诗人虽然在仕途上有所挫败,但依然保持着一份对现状的满足和对未来的一丝希望。

最后,“活人何不可,政自有良方”则是诗人的心声。这里“活人”指的是能够施展才华、有所作为的人,而“政自有良方”则表达了诗人对于国家政治的信任,认为只要政策得当,就能使得人才得到合理的评价和使用。

总体来说,这是一首抒发个人抱怨与对未来保持希望的诗作。诗人通过对自身处境的反思,以及对仕途困难的认识,表达了自己对于仕途生活的复杂情感,同时也展现了一种积极向上、期待政策能够给予人才合理评估和施展平台的态度。

诗句欣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