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诗词大全>诗句大全>春来便拟问归津,转眼江流若许深全文

春来便拟问归津,转眼江流若许深

出处:《思归偶成 其一
宋 · 李曾伯
春来便拟问归津,转眼江流若许深
六十岁翁穷塞客,八千里路故乡心。
鹃啼月树添征思,鹊语风檐误好音。
只有云山遮不断,梦随栩蝶过家林。

注释

归津:归来的渡口。
转眼:形容时间过得很快。
塞客:边塞的旅人。
征思:远行时的思绪。

翻译

春天来临就打算询问回家的渡口,转眼间江水已如此深沉。
一个六十岁的老翁身处穷困的边塞,尽管路途遥远八千里,心中却满是对故乡的思念。
杜鹃在月光下的树上啼叫,增添了远行的愁绪,喜鹊在风中的屋檐下叫声,误传成了家乡的好消息。
唯有云山难以阻断,梦境中我随着蝴蝶飞越家的树林。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对远方家乡的深切思念和不舍之情。春天到来,万物复苏,是一个离别与归返的季节。在这样的时节,诗人的心更是迫切地想要询问归程,但转眼间江水流淌,如同岁月流逝,变得更加深广。

"六十岁翁穷塞客,八千里路故乡心。" 这两句表达了诗人年迈孤独,在遥远的异乡为客,内心却充满了对故乡无尽的情感。那八千里之远,不仅是空间上的距离,更是心灵深处的渴望。

接下来的"鹃啼月树添征思,鹊语风檐误好音。" 描述了诗人在夜晚听到鸟鸣声,联想到了旅途中的凄凉和对美好声音的错觉。这些自然之声似乎都能触动他的乡愁。

最后两句"只有云山遮不断,梦随栩蝶过家林。" 则透露出诗人即使在梦中,也无法摆脱对故乡的思念。那绵密的云山仿佛是连接现实与梦境的桥梁,而栩蝶则象征着诗人的灵魂,在家园的林间自由飞翔。

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物的细腻描写,展现了诗人深沉的乡愁和对归属感的渴望,是一首充满情感力量的思念之作。

诗句欣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