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在月明蝴蝶梦,雨馀山绿杜鹃啼
出处:《中春林下偶作》
唐 · 齐己
净境无人可共携,闲眠未起日光低。
浮生莫把还丹续,万事须将至理齐。
花在月明蝴蝶梦,雨馀山绿杜鹃啼。
何能向外求攀折,岩桂枝条拂石梯。
浮生莫把还丹续,万事须将至理齐。
花在月明蝴蝶梦,雨馀山绿杜鹃啼。
何能向外求攀折,岩桂枝条拂石梯。
拼音版原文
注释
净境:干净、清静的环境。无人:没有其他人。
共携:一起携带或相伴。
闲眠:悠闲地睡觉。
日光低:太阳位置较低,指早晨时光。
浮生:比喻人生漂泊不定,短暂虚幻。
莫把:不要。
还丹:道家指能使人长生不老的仙丹。
续:延续,这里指追求。
至理:最高、最根本的道理或原则。
花在:花朵处于。
月明:明亮的月光下。
蝴蝶梦:比喻美好的梦境或幻想。
雨馀:雨后。
山绿:山色变得青翠。
杜鹃啼:杜鹃鸟的叫声。
何能:怎么能。
向外求:向外界寻求。
攀折:比喻获取机会或成就。
岩桂:生长在岩石旁的桂花树。
枝条:树枝。
拂石梯:轻轻触碰石阶,形容自然和谐的景象。
翻译
洁净的环境中无人相伴,悠闲地睡眠直到日光斜照仍未起身。人生的浮沉切莫追求长生不老,一切事物都需遵循最根本的道理。
月光下花朵中蝴蝶正做着美梦,雨后的青山中杜鹃鸟在啼鸣。
怎能向外寻求攀折的机遇,岩上的桂花枝轻轻拂过石阶。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宁静的自然景象,充满了对超脱世俗和追求内心平和的向往。从"净境无人可共携"开始,我们可以感受到诗人的孤独与清高,他寻找的是一个远离尘世喧嚣的地方,与自然为伴。在这片宁静之地,时间似乎放慢了脚步,即便日光渐低,也不急于起身。
随后两句"浮生莫把还丹续,万事须将至理齐"表达了诗人对生命和世事的态度。他不愿意追求长生不老的幻想,而是希望所有的事情都能按照自然规律顺其自然地发展。
接下来的两句"花在月明蝴蝶梦,雨馀山绿杜鹃啼"描绘了一幅生动的春夜景象。月光下,花朵静静开放,而蝴蝶在其中翩翩起舞;细雨过后,山峦变得更加苍翠,而杜鹃的鸣叫声此起彼伏。
最后两句"何能向外求攀折,岩桂枝条拂石梯"则表达了诗人对于内心修养和精神寄托的追求。他不再向外界寻找依靠,而是希望通过内在的修行来达到一种精神上的超脱。岩桂的形象,象征着坚韧不拔和高洁,这里用它来比喻诗人对精神境界的追求,那些拂过石阶的枝条,似乎在告诉我们,即便是最为艰苦的修行,也能达到一种美好的状态。
整首诗通过描绘自然景象和表达内心情感,展现了诗人超然物外、追求精神自由的心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