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树种新活,江帆来相仍
清末民国初 · 林朝崧
哲兄卜吉地,百堵临江兴。
崇制欲干云,瑰材屯如陵。
梓人各献艺,圬匠亦奏能。
工师颐指挥,意气何轩腾!披图觇宏规,技巧诚足称。
连楼可走马,绮阁高三层。
于兹宁君子,福至同川增。
丁宁语后辈,堂构善钦承。
念余当此去,悲来欲填膺。
屏营版筑场,惆怅不能胜。
花树种新活,江帆来相仍。
何年重戾止?朱槛此同凭。
崇制欲干云,瑰材屯如陵。
梓人各献艺,圬匠亦奏能。
工师颐指挥,意气何轩腾!披图觇宏规,技巧诚足称。
连楼可走马,绮阁高三层。
于兹宁君子,福至同川增。
丁宁语后辈,堂构善钦承。
念余当此去,悲来欲填膺。
屏营版筑场,惆怅不能胜。
花树种新活,江帆来相仍。
何年重戾止?朱槛此同凭。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观看兄长荫堂在杨树浦建造新居的情景,同时也寄寓了对家族后辈的教诲和对未来团聚的期待。首句“哲兄卜吉地”表达了兄长选址的智慧,接下来的“百堵临江兴”展现了建筑工地的热闹与规模。“崇制欲干云,瑰材屯如陵”运用夸张手法,描绘了房屋的高大壮观和建筑材料的丰富。
诗人赞赏工匠们的技艺,“梓人各献艺,圬匠亦奏能”,工师的指挥更是充满豪情。“披图觇宏规,技巧诚足称”进一步肯定了设计和施工的精妙。接下来的诗句“连楼可走马,绮阁高三层”形象地描绘了建筑的格局和层次。
诗人希望这个新居能为家族带来福祉,告诫晚辈要珍视这份基业,“于兹宁君子,福至同川增”。最后,他表达了自己的离别之情和对未来的憧憬,“丁宁语后辈,堂构善钦承”,并想象着未来重聚的场景,“何年重戾止,朱槛此同凭”。
整首诗情感真挚,既有对建筑的赞美,也有对家庭的关怀,体现了诗人深厚的家庭情感和对传统文化的尊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