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诗词大全>诗句大全>此物原不凡,世俗岂知味全文

此物原不凡,世俗岂知味

出处:《食瓜二首 其一
宋 · 周紫芝
酂侯昔微时,刀笔一小吏。
起依日月光,勋业高百世。
道大原不容,功高亦为累。
所以韩彭徒,累累就庖胾。
萧何于是时,身任天下寄。
坐安刘帝心,赖有东陵计。
东陵固明哲,避地有深意。
此物原不凡,世俗岂知味
此味当自知,未可语儿辈。

鉴赏

这首诗由宋代诗人周紫芝所作,名为《食瓜二首(其一)》。诗中以食瓜为引子,借物喻人,表达了对历史人物的深刻思考。

诗的前四句“酂侯昔微时,刀笔一小吏。起依日月光,勋业高百世。”描绘了酂侯(即萧何)在年轻时只是一个微不足道的小官吏,但后来依靠自己的智慧和能力,建立了显赫的功勋,名垂青史。这里运用了对比的手法,将酂侯的过去与现在进行对比,突出了他从平凡到伟大的转变。

接下来的两句“道大原不容,功高亦为累。”则揭示了功成名就之后的复杂心理状态。道家哲学认为,大道至简,至简则无容,即最高的道理是无法被容纳或理解的。功高盖世的人往往也会感到压力和困扰,因为他们所处的位置和责任让他们难以逃脱世俗的束缚。

“所以韩彭徒,累累就庖胾。”这句话通过韩信和彭越的例子,进一步说明了功高者面临的困境。韩信和彭越是刘邦的开国功臣,但最终都因功高而遭到了刘邦的猜忌和迫害,被处死。这反映了古代政治中的残酷现实,功臣往往难以善终。

紧接着,“萧何于是时,身任天下寄。”提到萧何在刘邦建立汉朝后的重要地位,他不仅帮助稳定了政权,还提出了“东陵计”,即让刘邦的同父异母兄长刘交担任东陵侯,以此来安抚刘邦的家族关系,确保政权的稳固。

“东陵固明哲,避地有深意。”赞扬了萧何的智慧,他在权力斗争中选择了退一步海阔天空的策略,避居东陵,避免了直接的冲突,保护了自己的安全。

最后,“此物原不凡,世俗岂知味。”强调了萧何的智慧和决策的重要性,并指出世俗之人往往难以理解其中的深意。“此味当自知,未可语儿辈。”则表达了对后人的期望,认为这种深刻的智慧和经验需要亲身经历和体会,而非轻易传授给下一代。

整首诗通过对萧何这一历史人物的描绘,以及对功高者的命运的反思,展现了作者对历史、人性和社会的深刻洞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