入口锵鸣初未熟,低头咀噍不容忙
出处:《服栗》
宋 · 苏辙
老去日添腰脚病,山翁服栗旧传方。
经霜斧刃全金气,插手丹田借火光。
入口锵鸣初未熟,低头咀噍不容忙。
客来为说晨兴晚,三咽徐收白玉浆。
经霜斧刃全金气,插手丹田借火光。
入口锵鸣初未熟,低头咀噍不容忙。
客来为说晨兴晚,三咽徐收白玉浆。
拼音版原文
注释
老去:指年老。腰脚病:腰部和腿部的疾病。
山翁:山中的老人。
栗旧传方:传统的栗子药方。
经霜斧刃:经过霜冻的斧头。
金气:比喻斧头吸收了自然界的精华。
丹田:人体腹部中央,被认为是内力或真气汇聚之处。
火光:比喻体内产生的热量或活力。
锵鸣:形容栗子敲击时发出的声音。
咀噍:咀嚼。
晨兴晚:指早起和傍晚的活动。
白玉浆:比喻栗子的甜美汁液。
翻译
随着年岁增长,身体常添腰酸腿痛之疾,山中老翁有服用栗子的传统药方。经过霜打的斧头如同全然吸收了金气,插入丹田仿佛借来了火光般温暖。
刚入口的栗子声音清脆,还未完全熟透,需慢慢低头细嚼。
客人来访时,我会讲述清晨采栗和傍晚品尝的过程,一小口一小口地慢慢品味,像是喝下珍贵的白玉浆液。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文学家苏辙的《服栗》,主要描绘了诗人年事渐高,身体多病,却通过服用栗子来调养身体的经历。首句“老去日添腰脚病”直接表达了诗人对衰老体弱的感慨。山翁服栗的传统疗法在第二句中被提及,暗示着诗人尝试古老的养生之道。
第三句“经霜斧刃全金气”运用比喻,将栗子比作经过霜打的斧刃,寓意其坚韧和营养丰富,含有金一样的宝贵能量。第四句“插手丹田借火光”进一步强调栗子能温暖内脏,如同火光般给予生命力。
第五、六句通过“入口锵鸣初未熟,低头咀噍不容忙”描绘了品尝栗子的过程,声音清脆,需慢慢品味,体现了诗人对生活的细致体验。最后一句“客来为说晨兴晚,三咽徐收白玉浆”,诗人不仅自己享受,还与客人分享这份清晨的滋养,将栗子比喻为白玉浆,形象生动。
总的来说,这首诗以朴实的语言,展现了诗人对自然食物的珍视以及对健康养生的追求,同时也流露出对岁月流逝的淡淡感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