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诗词大全>诗句大全>杨柳青青河水黄,河流两岸苇篱长全文

杨柳青青河水黄,河流两岸苇篱长

出处:《杨柳青谣
元 · 揭傒斯
杨柳青青河水黄,河流两岸苇篱长
河东女嫁河西郎,河西烧烛河东光。
日日相迎苇檐下,朝朝相送苇篱傍。
河边病叟长回首,送儿北去还南走。
昨日临清卖苇回,今日贩鱼桃花口。
连年水旱更无蚕,丁力夫徭百不堪。
惟有河边守坟墓,数株高树晓相参。

鉴赏

这首《杨柳青谣》描绘了一幅生动的江南水乡生活画卷,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当地人民的生活状态和情感世界。

首先,开篇“杨柳青青河水黄,河流两岸苇篱长”以清新自然的景致引入,杨柳的青翠与河水的泛黄形成鲜明对比,而“苇篱长”则勾勒出河边的宁静与生机。接着,“河东女嫁河西郎,河西烧烛河东光”两句巧妙地运用了对偶手法,不仅描绘了两岸居民的生活往来,也暗含了地域间的相互依存与交流。

“日日相迎苇檐下,朝朝相送苇篱傍”进一步深化了这种日常生活的温馨与和谐,每天都在苇屋前迎接与告别,生活虽简朴却充满人情味。随后,“河边病叟长回首,送儿北去还南走”则将视角转向一位老者,他因儿女离家而频繁往返,既表现了老者的孤独与思念,也反映了当时社会中家庭成员间的情感纽带。

最后,“昨日临清卖苇回,今日贩鱼桃花口”通过老者的生活片段,展现了当地百姓为生计奔波的艰辛与勤劳。而“连年水旱更无蚕,丁力夫徭百不堪”则揭示了自然环境与社会负担给人们带来的沉重压力,尤其是连续的自然灾害与繁重的徭役,使得百姓生活雪上加霜。

“惟有河边守坟墓,数株高树晓相参”则在诗的结尾处,以一种淡淡的哀愁收束,强调了生命与死亡的主题,以及在艰难生活中人们对于未来的不确定感。

整体而言,《杨柳青谣》通过对江南水乡日常生活的细腻描绘,展现了古代江南地区独特的风土人情和社会风貌,同时也深刻反映了当时社会底层人民生活的艰辛与无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