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笋出深樾,听泉憩危石
出处:《石镜精舍》
元 · 卢挚
时暇陟林阜,聊访尘外迹。
禅岩瑩灵辉,于兹鉴空寂。
看笋出深樾,听泉憩危石。
胜践已云屡,谁能惮行役。
禅岩瑩灵辉,于兹鉴空寂。
看笋出深樾,听泉憩危石。
胜践已云屡,谁能惮行役。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卢挚在元代的一次登山访古之旅。他选择在闲暇之时攀登山林,探访远离尘嚣的遗迹。诗中提到的“石镜精舍”可能是一座隐匿于山林中的寺庙或修行之所,其名字本身就充满了神秘与静谧的气息。
诗人首先描述了自己登高望远的场景,“时暇陟林阜”,表达了在适当的时候,他选择了攀登山林,寻求心灵的宁静与解脱。“聊访尘外迹”,则表明这次旅行是为了逃离世俗的纷扰,寻找心灵的归宿。
接着,诗人对石镜精舍的环境进行了细致的描绘:“禅岩莹灵辉,于兹鉴空寂。”这里的“禅岩”指的是寺庙所在的岩石,它被赋予了灵性的光辉,暗示着内心的平静与清明。诗人在这里“鉴空寂”,即通过观察自然界的寂静,反思内心世界的空灵与宁静。
进一步地,诗人通过“看笋出深樾,听泉憩危石”这两句,展现了他在旅途中所见所闻的自然景象。竹笋破土而出,象征着生命的顽强与新生;泉水潺潺流淌,代表了自然界的和谐与永恒。而“憩危石”则可能是诗人暂时停下脚步,享受片刻的宁静与思考。
最后,“胜践已云屡,谁能惮行役”两句表达了诗人对这次旅行的感悟。尽管经历了多次的登山探险,但这种精神上的追求和身体上的劳顿,对于他来说,都是值得的。他强调了即使面对旅途的艰辛,也愿意为了心灵的满足而付出努力。
综上所述,这首诗不仅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欣赏与赞美,更深层次地表达了他对内心世界探索与净化的渴望。通过与自然的亲密接触,诗人找到了心灵的慰藉与宁静,体现了古代文人追求精神自由与超脱世俗的精神风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