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诗词大全>诗句大全>隔浦渔郎却摇手,主人不是避秦人全文

隔浦渔郎却摇手,主人不是避秦人

明 · 张萱
桃源惊说是比邻,欲借慈航试问津。
隔浦渔郎却摇手,主人不是避秦人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隐逸与现实交织的画面,充满了对理想生活和逃避世俗的向往。诗人张萱通过“桃源”这一典故,巧妙地将古代的避世之地与现实中的小桃源联系起来,表达了对韩寅仲的怀念以及对其生活方式的向往。

“桃源惊说是比邻”,开篇便以一种惊喜和疑惑交织的心情,点出了小桃源与自己所在之地的近似,仿佛是世外桃源就在身边,却又难以触及。这种感觉既是对美好生活的渴望,也是对现实与理想之间距离的感慨。

“欲借慈航试问津”,诗人想要借助某种指引(慈航),去探索通往小桃源的道路,这里的“慈航”不仅指实际的船只或道路,更象征着心灵的引导和精神的寄托。诗人渴望找到一条通向理想生活的路径,表达了对自由和宁静生活的追求。

“隔浦渔郎却摇手”,在诗人接近小桃源时,却遇到了渔郎的阻拦。这既是物理上的障碍,也可能是心灵上的警醒,暗示了通往理想世界的不易,需要克服困难和挑战。

“主人不是避秦人”,最后两句揭示了小桃源并非真正的桃花源,主人也不是逃避秦朝暴政的人。这里通过对比,强化了诗人对理想与现实之间差异的认识,同时也表达了对韩寅仲生活方式的认同和向往,希望能在现实中寻得一片属于自己的桃源。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小桃源的描绘和对韩寅仲的怀念,展现了诗人对理想生活的向往和对现实困境的反思,以及在两者之间的徘徊与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