偶兹惬怀抱,萧然遗爱憎
宋 · 郭印
春江晚多思,拂面风棱棱。
舟行明镜中,天水同一澄。
沧波濯新柳,乔松上寒藤。
风梅雪飘径,两麦青平陵。
文鲂自潜跃,好鸟相唤应。
倥偬日少暇,因循来未曾。
清游鄙谢傅,豪气压陈登。
岂惟得佳士,亦复同高僧。
幽情各披写,醉语或侵凌。
偶兹惬怀抱,萧然遗爱憎。
旷野暝烟合,长林初月升。
回舟兴未已,孤塔耿疏灯。
舟行明镜中,天水同一澄。
沧波濯新柳,乔松上寒藤。
风梅雪飘径,两麦青平陵。
文鲂自潜跃,好鸟相唤应。
倥偬日少暇,因循来未曾。
清游鄙谢傅,豪气压陈登。
岂惟得佳士,亦复同高僧。
幽情各披写,醉语或侵凌。
偶兹惬怀抱,萧然遗爱憎。
旷野暝烟合,长林初月升。
回舟兴未已,孤塔耿疏灯。
注释
棱棱:形容风的强烈。明镜:清澈如镜的水面。
沧波:深蓝色的波浪。
濯:洗涤。
乔松:高大的松树。
寒藤:寒冷的藤蔓。
文鲂:文雅的鲂鱼。
相唤:相互呼唤。
倥偬:忙碌。
暇:闲暇。
谢傅:古代名士谢安。
陈登:三国时期的豪杰。
高僧:德高望重的僧人。
幽情:深藏的情感。
侵凌:侵扰。
旷野:广阔的野外。
暝烟:暮色中的烟雾。
孤塔:孤独的塔。
耿疏灯:微弱的灯光。
翻译
春天傍晚思绪万千,清风吹过脸颊凉意阵阵。小船在明亮如镜的江面滑行,天空与水面同样清澈透明。
深蓝的波浪洗净新生的柳枝,高大的松树上挂着寒冷的藤蔓。
梅花在风雪中飘落小径,田野里的麦苗青翠,如同平陵的景色。
文雅的鲂鱼自在游动,悦耳的鸟鸣相互呼应。
忙碌的日子少有闲暇,我长久未能前来欣赏这美景。
清闲的游赏让我自愧不如谢傅,豪迈的气概压过了陈登。
这里不仅有杰出的人才,还有高僧共度时光。
我们各自倾诉内心情感,醉酒的话语偶尔打破宁静。
偶然间满足了心中的愿望,心境超脱于爱恨之外。
野外暮色渐浓,长林中月亮升起。
游兴未尽,我划着小舟返回,孤塔上灯火微明。
鉴赏
这首宋诗《正月初八日同莫少虚蒲大受王园泛舟各赋二首(其一)》是郭印所作,描绘了春天傍晚江边的景色和诗人与友人一同泛舟的乐趣。首句“春江晚多思”点出时令和诗人的心情,"拂面风棱棱"则写出春风微凉而有力度。接下来通过“舟行明镜中,天水同一澄”,诗人将江面比喻为明镜,展现出水面的平静与天空的清澈。
“沧波濯新柳,乔松上寒藤”描绘了江边新柳在春水中洗涤,以及高大的松树上攀附着寒藤的景象,富有生机。"风梅雪飘径,两麦青平陵"进一步描绘了沿途的自然风光,梅花飘落,麦田青翠,显示出冬去春来的季节变化。
诗人与朋友的互动也被提及,“文鲂自潜跃,好鸟相唤应”,寓意友情的自在与和谐。然而,忙碌的生活使得他们少有机会如此畅游,“倥偬日少暇,因循来未曾”。诗人以谢傅自比,表达对清雅之游的向往,同时暗示自己豪气不输陈登。
最后,诗人感慨能与好友共度美好时光,忘却爱憎,享受宁静,“幽情各披写,醉语或侵凌”,在旷野的暮色中,月升长林,泛舟仍未尽兴,孤塔上闪烁着稀疏的灯火,增添了画面的寂寥之美。
整体来看,这首诗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春江景色,融入了诗人的情感与友人之间的互动,展现了宋代文人士大夫的闲适与雅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