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衣不使通身绿,露惨能令满意红
出处:《朝阳前对红蓼》
宋 · 张埴
不更江上伴渔翁,独特移根一亩宫。
人见空空当北面,谁知节节受西风。
云衣不使通身绿,露惨能令满意红。
却笑曾看齐物论,夜来灯火事匆匆。
人见空空当北面,谁知节节受西风。
云衣不使通身绿,露惨能令满意红。
却笑曾看齐物论,夜来灯火事匆匆。
拼音版原文
注释
不更:不再。江上:江边。
伴渔翁:与渔翁为伴。
独特:与众不同。
移根:移植根部。
一亩宫:一亩大的宫殿。
空空:空荡荡。
当北面:面向北方。
节节:一节节。
受西风:承受西风。
云衣:比喻植物的叶子。
通身绿:全身绿色。
露惨:露水凄凉。
满意红:显得鲜艳。
曾看:曾经阅读过。
齐物论:古代哲学著作《庄子·齐物论》。
夜来灯火:夜晚的灯火。
事匆匆:事情忙碌。
翻译
不再做江边渔翁的伴侣,而是独特地将根移到了一亩大的宫殿。人们只见它空空如也对着北方,又有谁知道它每节都承受着西风的洗礼。
它的云衣不让全身变绿,露水的凄冷却让它显得更加鲜艳。
回想起曾读过的齐物论,夜晚的灯火闪烁,一切似乎都如此匆忙。
鉴赏
诗人通过描绘一幅独自移居的画面,抒发了自己的情感和哲理。"不更江上伴渔翁,独特移根一亩宫"表达了诗人离开了以往的生活环境,与世隔绝,只在一片小小的地方立足。这不仅是物理空间上的改变,更是心灵状态的一种转变。
"人见空空当北面,谁知节节受西风"这两句透露出一种超然物外的境界。诗人似乎在告诫世人,尽管人们看到的是表面的孤寂和冷清,但实际上诗人的内心却有着不为人知的丰富感受。
"云衣不使通身绿,露惨能令满意红"则是对自然景物的细腻描绘。云朵如同轻盈的衣衫,不足以遮盖诗人的全身;而露水却能让心中的喜悦充满。这不仅是对自然美景的赞美,也反映了诗人内心的豁达与自在。
"却笑曾看齐物论,夜来灯火事匆匆"这两句则表达了一种超脱世俗的态度。诗人回顾以往那些对待万物平等的观点,如今只是一笑了之;而夜晚的灯火和急促的事情,只能让人感受到世事的匆忙与无常。
整首诗流露出一种淡泊明志、超然世外的哲学思考,展现了诗人独特的人生态度和深邃的情感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