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诗词大全>诗句大全>事往白云新,人去青山故全文

事往白云新,人去青山故

出处:《九日登高河洑山
明 · 袁宏道
高阁俯苍崖,下有花源路。
料得避秦人,入山从此去。
潭水洗山肤,肤尽红霞露。
老蛟挟瘦石,千古盘涡怒。
溪上尽渔郎,谁识花流处。
事往白云新,人去青山故
挂却茱萸囊,长啸倚丹树。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登高远眺的情景,以及对历史变迁和自然永恒的感慨。首句“高阁俯苍崖”以高阁为视角,展现出山崖的壮丽景色,暗示了诗人的位置之高,视野之广。接着“下有花源路”则引出了一条通往桃花源的想象之路,暗含着对理想世界或隐逸生活的向往。

“料得避秦人,入山从此去”,通过一个假设,表达了对那些逃离世俗纷扰、寻求心灵宁静之人的敬意与羡慕。接下来的“潭水洗山肤,肤尽红霞露”,运用拟人化的手法,描绘了潭水洗涤山峦,使得山色如同被红霞覆盖,呈现出一种梦幻般的美丽景象。

“老蛟挟瘦石,千古盘涡怒”则转而描绘了山间溪流中,老蛟(传说中的龙)与瘦石之间的互动,展现了自然界的生机与力量,同时也暗示了时间的流逝与历史的沉淀。“溪上尽渔郎,谁识花流处”,诗人在这里提出了一个问题,即在繁忙的生活中,有多少人能够停下脚步,欣赏到自然之美,感受到内心的平静?

最后,“事往白云新,人去青山故”表达了对时间流逝、人事更迭的感慨,以及对自然永恒不变的赞美。“挂却茱萸囊,长啸倚丹树”则是诗人个人情感的释放,他选择放下世俗的束缚,倚靠在红色的树木旁,长啸以抒发心中的自由与喜悦。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丰富的意象和深邃的情感,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热爱、对历史变迁的思考以及对内心自由的追求,是一首富有哲理性和艺术性的佳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