往时耆年深此旨,十度发言九度已
出处:《劝德上人莫作言语》
宋 · 释慧空
凡物得其时则鸣,鸣之大者唯雷霆。
使雷常鸣不以节,人忘修省孰震惊。
往时耆年深此旨,十度发言九度已。
更有宝云多口师,每见僧来面壁耳。
岂似而今文字禅,骈头并驾争后先。
愿公藏此千钧重,等闲不射射必中。
使雷常鸣不以节,人忘修省孰震惊。
往时耆年深此旨,十度发言九度已。
更有宝云多口师,每见僧来面壁耳。
岂似而今文字禅,骈头并驾争后先。
愿公藏此千钧重,等闲不射射必中。
拼音版原文
鉴赏
这首诗名为《劝德上人莫作言语》,是宋代僧人释慧空所作。诗中以自然界的现象开篇,指出万物在适宜的时机才会发声,而雷声尤为宏大。诗人借此寓意,如果雷声无节制地响起,人们便容易忽视自我反省和警醒。他回忆过去的老一辈深谙此理,言辞谨慎,少有妄言。
接着,诗中提到宝云法师,这位高僧沉默寡言,常常选择面对墙壁静思,与那些今日社会中文字禅盛行、竞相辩论的现象形成对比。诗人希望德上人能保持这样的沉稳,像宝云法师一样,言语虽少但分量重,轻易不发,一旦开口则必定切中要害。
整首诗通过对比和比喻,劝诫德上人在言行上应有分寸,注重内在修养,而非追求外在的言论竞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