造物小儿不任事,一天元气从淋漓
出处:《瀑布二首 其一》
宋 · 王阮
造物小儿不任事,一天元气从淋漓。
云中雨降自应尔,山上水行谁激之。
幽林汹汹虚籁作,赫日粲粲寒光垂。
谪仙独步得兴体,此外篇篇俱比诗。
云中雨降自应尔,山上水行谁激之。
幽林汹汹虚籁作,赫日粲粲寒光垂。
谪仙独步得兴体,此外篇篇俱比诗。
注释
造物小儿:比喻造物主,形象地描述大自然的无序和随意。元气:中国古代哲学概念,指宇宙的根本力量。
云中雨降:自然现象,形容雨水从天而降。
山上水行:山涧流水,暗示自然之力。
幽林汹汹:形容深林中的风吹树木声音。
赫日:烈日。
谪仙:指李白,因其诗才被赞誉为“谪仙人”,此处用来赞美诗人的创作。
兴体:指诗人的创作灵感和心境。
翻译
造物者这个小孩儿做不来大事,天地元气随意流淌。云下雨落本就该如此,山上的水流又是谁激起的呢?
寂静的森林里,风声如波涛般涌动,明亮的太阳洒下寒冷的光芒。
只有谪仙独自漫步,能体验到这种兴致,他的诗篇篇都仿佛在描绘这种情景。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自然景观的画面,通过对山水云雨等自然元素的描写,表达了诗人对大自然力量的感慨和赞美。
“造物小儿不任事,一天元气从淋漓”两句,借用“造物”一词,指代上天或造化之力,形象地表述了自然界初生万物时那种纯粹而强大的生命力。这里的“小儿”并非贬义,而是强调了这种力量的原始与纯净。
接下来的“云中雨降自应尔,山上水行谁激之”两句,更进一步描绘了自然界中的水流和雨落,这些都是自然发生,不需要外力的干预。诗人通过这些景象,强调了大自然的自动运行及其力量。
“幽林汹汹虚籁作,赫日粲粲寒光垂”则是对山林中阴冷湿润环境的描绘,以及阳光透过树梢投射下的斑驳光影。诗人捕捉了这种景象中的静谧与神秘。
最后,“谪仙独步得兴体,此外篇篇俱比诗”则是诗人对自己的创作自信的一种表达,认为自己在这类题材上的作品能够达到一种独特的境界,不同于其他诗篇。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象的描写,以及对个人创作风格的肯定,展示了诗人对于大自然之美与自身艺术追求的深刻认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