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白长红尽绝尘,不将朱粉污天真
出处:《将使送玉堂春花江南竹笋次韵二绝 其一》
宋 · 王炎
小白长红尽绝尘,不将朱粉污天真。
应怜三亩荒凉地,乞与鳌扉一种春。
应怜三亩荒凉地,乞与鳌扉一种春。
注释
小白:形容花朵颜色洁白。长红:形容花朵长久鲜艳。
尽绝尘:完全不沾染尘埃。
朱粉:代指脂粉,象征世俗。
应怜:料想、怜惜。
三亩荒凉地:一片荒芜的土地。
乞与:请求给予。
鳌扉:泛指庭院或门扉,也可能暗指朝廷。
翻译
小白花盛开不染尘埃,不愿用脂粉玷污它纯洁的本质。想必会怜惜那三亩荒芜的土地,希望能给那里带来春天的气息。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王炎的作品,名为《将使送玉堂春花江南竹笋次韵二绝(其一)》。从这短小的四句诗中,我们可以感受到诗人对于自然之美的赞美,以及对生命力与希望的颂扬。
“小白长红尽绝尘,不将朱粉污天真。” 这两句描绘了一种纯净无暇的景象。小白可能指的是梅花,长红则是春天里的桃花或樱桃,它们在尘世间绽放却不染尘埃,保持着自己的本色,不被外界的污秽所玷污。这两句诗表达了对纯洁无瑕之物的向往,同时也反映出诗人对于内心世界的追求,即保持一颗清净的心。
“应怜三亩荒凉地,乞与鳌扉一种春。” 这两句则带有一种哀愍和对生的渴望。诗人看到了那三亩荒凉之地,而心生怜悯,这块土地原本可以孕育生命,却因某种原因而变得荒芜。这份哀愍转化为一种希望,诗人在这里乞求,即使是最坚硬的门扉(鳌扉)也能开启一丝春天的气息。这种渴望不仅仅是对自然界的,也是对生命和希望的强烈向往。
总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比鲜明的意象,传达了诗人对于纯净与生命力的赞美,以及面对荒凉之地时的哀愍和希望。它不仅描绘了一幅生动的自然画卷,也折射出诗人内心深处的哲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