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诗词大全>诗句大全>金鞍玉勒绮罗茵,梦寐何缘到老身全文

金鞍玉勒绮罗茵,梦寐何缘到老身

出处:《沤麻
宋 · 柴元彪
金鞍玉勒绮罗茵,梦寐何缘到老身
辛苦沤麻补衾铁,谁知布缕又频征。

拼音版原文

jīnānluóyīnmèngmèiyuándàolǎoshēn

xīnōuqīntiěshuízhīyòupínzhēng

注释

金鞍:华丽的马鞍。
玉勒:镶玉的缰绳。
绮罗茵:精美的丝罗垫毯。
梦寐:梦中。
何缘:为何。
老身:垂暮之身。
辛苦:辛勤劳苦。
沤麻:浸泡麻纤维以准备纺织。
补衾:修补被子。
铁:比喻艰难困苦。
谁知:谁知道。
布缕:布料纤维。
频征:频繁征用。

翻译

华丽的马鞍和镶玉的缰绳,铺着精美的丝罗垫毯,
在梦中为何会来到我这垂暮之身。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富贵梦境与现实生活的鲜明对比。首句"金鞍玉勒绮罗茵"以华丽的意象展现主人公骑马出行,装饰华贵,生活富足,如同梦境一般。然而,"梦寐何缘到老身"则暗示这种奢华并非现实,只是梦境中的情景。

接下来的两句"辛苦沤麻补衾铁,谁知布缕又频征"揭示了主人公在梦醒后的现实困境。"沤麻"是古代劳动人民的一种艰辛工作,用来制作麻布,而"补衾铁"则形容其艰难维生,连修补衣物都只能用铁线,生活之苦可见一斑。诗人通过"谁知"二字表达了对社会不公和频繁征敛的不满,反映出底层人民生活的艰辛和无奈。

总的来说,这首诗以梦境与现实的对比,展现了贫富悬殊的社会现象,表达了诗人对民生疾苦的关注和对社会不公的批判。柴元彪作为宋代诗人,他的作品常常关注民间疾苦,这首《沤麻》正是其现实主义风格的体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