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珠作佩玉为台,锦字回文妙剪裁
出处:《题鸥波夫人碧城摘句图》
清 · 辛丝
明珠作佩玉为台,锦字回文妙剪裁。
春到牡丹才国色,人言太白是仙才。
定知燕寝焚香坐,如见鸾冈写韵来。
我是碧城诗弟子,焚香一读一徘徊。
春到牡丹才国色,人言太白是仙才。
定知燕寝焚香坐,如见鸾冈写韵来。
我是碧城诗弟子,焚香一读一徘徊。
鉴赏
这首清代诗人辛丝的《题鸥波夫人碧城摘句图》以精巧的比喻和丰富的意象,展现了对一幅画面的细腻描绘和对诗才的赞美。首句“明珠作佩玉为台”,将诗人的才华比作珍贵的明珠和精致的玉台,象征其高雅与价值。次句“锦字回文妙剪裁”,则赞美了碧城夫人的诗句犹如锦绣文章,巧妙地编织,富有艺术美感。
接着,“春到牡丹才国色”运用牡丹盛开的盛景,比喻诗人的才情如同春天的牡丹,展现出无比的国色天香。诗人进一步将李白比作“太白是仙才”,强调碧城夫人的才华堪比诗仙李白,令人惊叹。
“定知燕寝焚香坐”描绘出诗人静心创作的场景,暗示在幽静的环境中,她焚香静思,灵感如泉水般涌出。“如见鸾冈写韵来”则形象地表达了读者能从她的诗中感受到韵律之美,仿佛看见她在鸾冈(可能指高雅之地)挥毫泼墨。
最后两句“我是碧城诗弟子,焚香一读一徘徊”,诗人自谦为碧城夫人的追随者,每次阅读她的诗作都如痴如醉,流连忘返,表达了对碧城夫人诗歌深深的敬仰和欣赏。
整体来看,这首诗通过生动的比喻和深情的赞誉,展示了诗人对碧城夫人诗歌艺术的高度评价和个人的倾慕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