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诗词大全>诗句大全>今已向公坟畔过,不胜怀抱暗酸辛全文

今已向公坟畔过,不胜怀抱暗酸辛

出处:《吊邓洵美
唐末宋初 · 李昉
十年衣染帝乡尘,踪迹仍传活计贫。
高掇桂枝曾遂志,假拖蓝绶至终身。
侯门寂寞非知己,泽国悽惶似旅人。
今已向公坟畔过,不胜怀抱暗酸辛

拼音版原文

shíniánrǎnxiāngchénzōngréngchuánhuópín

gāoduōguìzhīcéngsuìzhìjiǎtuōlánshòuzhìzhōngshēn

hóuménfēizhīguó

huángrén
jīnxiànggōngfénpànguò

shèng怀huáibàoànsuānxīn

注释

十年:形容时间长。
衣染帝乡尘:在京城官场中生活多年。
踪迹:生活的痕迹。
活计贫:生活困苦。
高掇桂枝:比喻取得高位。
遂志:实现志向。
假拖:虚挂。
蓝绶:古代官员的低级官衔。
侯门:贵族或权贵之家。
寂寞:孤独。
非知己:没有知心朋友。
泽国:水乡,比喻困境。
似旅人:如同流浪者。
今已:现在我已经。
向公坟畔过:经过你的墓地。
不胜:难以承受。
怀抱:心中的情感。
暗酸辛:内心深处的酸楚。

翻译

十年来我在都城沾染了官场的尘土,生活轨迹依旧贫困艰辛。
曾经凭借才学摘得高官桂冠,却只能虚挂蓝绶直到老去。
身处权贵之家感到孤独,仿佛一个无依的旅人。
如今我已走过你的墓旁,心中满是无法言说的悲痛和酸楚。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士人对故人邓洵美的怀念之情。开篇“十年衣染帝乡尘,踪迹仍传活计贫”两句,通过反复提及长久以来在京城生活留下的印记,以及流传下来的关于邓洵美生前的俭朴作风,表达了诗人对邓洵美的深切怀念。"高掇桂枝曾遂志,假拖蓝绶至终身"两句,则是通过邓洵美曾经摘取桂枝以寄托理想,以及他一生都未能摆脱贫困的境遇,进一步突出了诗人对其品格和遭际的同情。

紧接着,“侯门寂寞非知己,泽国悽惶似旅人”两句,通过对比说明了邓洵美在世时虽身处显赫之家,却得不到真正的理解和支持,而他自己则像一个漂泊异乡的人,心中充满忧虑,这强化了诗人对其不幸遭遇的怜悯。

最后,“今已向公坟畔过,不胜怀抱暗酸辛”两句,则表达了诗人在现实行动上对故人的追思之情。诗人经过邓洵美墓地时,无法抑制内心深处的悲伤和怀念,这种情感是如此强烈,以至于难以承受。

整首诗通过对故人的生平、品格以及与其交往经历的回忆,展现了诗人深沉的哀思和对于朋友不幸命运的同情。同时也反映出诗人本身可能面临的困境与孤独感,表达了一种时代变迁中个人命运的无奈。

诗句欣赏